zǎixiàng

宰相


拼音zǎi xiàng
注音ㄗㄞˇ ㄒ一ㄤˋ
词性名词


宰相

词语解释

宰相[ zǎi xiàng ]

⒈  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听事,即“厅事”,大厅;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实宰相之职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引证解释

⒈  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称,后来用以指历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如 秦 汉 之丞相、相国、三公, 唐 宋 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 明 清 之大学士等。

《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汉书·王陵传》:“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諠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
清 倪瑞璿 《阅<明史·马士英传>》诗:“王师问罪近 江 濆,宰相中书醉未闻。”

国语辞典

宰相[ zǎi xiàng ]

⒈  职官名。我国君主时代君主的最高幕僚,为百官之长,历代名称不同。如秦汉的丞相、相国、三公,唐宋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

辅弼 首相 宰辅 宰衡

英语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德语erster Minister (S)​, Kanzler (S)​, Kanzlerin (S)​, Reichskanzler (S)​

法语premier ministre (en Chine féodale)​

分字解释


※ "宰相"的意思解释、宰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孝宗皇帝对他十分信任,曾评价其“纯诚可托”,“真宰相也”。

2、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3、南北朝时,开始出现修史局和公卿宰相监修国史的情况。

4、宋朝宰相王珪幼年失怙,全靠叔叔王罕抚养成*。

5、之罪,将出身名门、劝进有功的宰相豆卢革及其所荐引的另一宰相韦说黜贬为“长流百姓”。

6、楚怀王曾任命屈原为左徒,地位很高,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

7、部刺史和侍御史的意见,都报告到副宰相御史大夫,副宰相再报告到宰相

8、传说当年山中宰相陶弘景,遁迹山水,隐居大若岩之时。

9、宰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是利了,是大家向往的高官。

10、以宰相之才为连州刺史,是“函牛之鼎烹小鲜”。

11、原来这李邦彦,字士美,怀州人,时人称为浪子宰相,也是一代风流人物。

12、不久吕端升任宰相,“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值印,同升政事堂”。

13、虽唐时有宰相名为牛僧孺,可硬是没敢往上靠。

14、哟哟哟,宰相大人你是日理万机,贵人善忘!

15、美美的香妃刘丹还演过宰相刘罗锅。

16、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

17、秤砣虽小压千斤,甘罗三岁做宰相不是。

18、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19、古人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就是这个道理。

20、孟夏茹,前朝宰相孟泽成的掌上明珠,孟宰相妻妾成群盛年却不得一子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