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kǒu

金口


拼音jīn kǒu
注音ㄐ一ㄣ ㄎㄡˇ

金口

词语解释

金口[ jīn kǒu ]

⒈  对他人之口或言语的敬称。

⒉  特指帝王之口或帝王之言。

⒊  佛教语。谓佛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

引证解释

⒈  对他人之口或言语的敬称。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鄙人固陋,自潜幽藪,必枉话言,敬聆金口。”
前蜀 贯休 《拟齐梁体寄冯使君》诗之三:“伟哉 桐江 守,雌黄出金口。”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梅香不住的斟酒,待我与娘子谈心,如今开一开金口吧!”
洪深 《鸡鸣早看天》第一幕:“林先生 :(向 李世昌 )马上就去‘拍照片’么?希望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李世昌 :谢你的金口。”

⒉  特指帝王之口或帝王之言。

宋 王禹偁 《初出京过琼林苑》诗:“琼林 侍游宴,金口独褒扬。”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玉音之盟,金口説合。”
《人民文学》1981年第9期:“嬴政 说:寡人历来金口不开,开口不改。”

⒊  佛教语。谓佛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
唐 王维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非夫自得性空,密印心地,见闻自在,宗説皆通者,何以证玉毫之光,辨金口之义。”
唐 裴漼 《少林寺碑》:“如来金口之説,连云可庇。”

国语辞典

金口[ jīn kǒu ]

⒈  不妄言。比喻言语的重要。

《通俗编·言笑》:「启金口,……家语,周朝有金人,三缄其口,故后人以不妄言者为金口也。」

⒉  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南朝梁·萧统〈七契〉:「必枉话言,敬聆金口。」

⒊  天子所说的话。

明·高明《琵琶记·第一二出》:「玉音主盟,金口说合。」

⒋  佛教指如来佛的口。以佛陀身形金黄色,故称其口为「金口」。

唐·孟浩然〈与张折冲游耆暗寺〉诗:「贝叶传金口,山楼作赋开。」

法语bouche d'or, personne éloquente, orateur

分字解释


※ "金口"的意思解释、金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金口玉言。

2、撬不开我的金口,老爸索性给丁娟打电话,让她回家过年。

3、说好的天潢贵胄,金口玉言呢?说好的唐室昏庸,懦弱娇柔呢?他俩可不是没见过逃难中的皇室班子,闻风丧胆,草木皆兵,皇帝都畏畏缩缩无法振作。

4、胡老师很不好相处啊,金口难开,领导和同事议论纷纷。

5、记者见张花“金口难开”,就记录下她的教师资格证和结婚证上的相关资料,分别向张花所在的贵州省台江县教育局和台江县台盘乡派出所进行查证。

6、平时金口难开的“葛老师”,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还不时和记者们开玩笑。

7、皇上金口玉牙,言出法随,玉山亦为之倾倒。

8、李璟在某个观点上或某件事情上稍一示意,哪怕只是无意中的一点头,都有可能在有心人的猜度下或者引导下,最终变为无可置喙、无可更改的金口玉律。

9、10月召开的一次电话会议上,戴蒙向分析师们再开金口,直言不讳地吐露了自己的看法。

10、问题是,“金口玉言”是否就能够“口传心授”了呢?

11、嘴大的女人性格爽朗,金口玉言易招来贵人,而嘴巴红润是旺气的象征,对自身和夫家的运气有很好的加持作用,成为豪门阔太十分容易。

12、另一个问题是家禽金口的贸易争议.

13、宋、元、明、清时期均为一方日用品和农产品集散地,至清代走向鼎盛,是当时武昌县六大市镇之一,与金口、纸坊齐名。

14、皇上金口玉牙,何必对老臣这阶下囚说谎。

15、经纪人又一次开金口了,这一次语惊四座,“我很介意,女主嘛,刘志宏的表妹可以来演出啊。

16、因为她不满足于“金口玉言”,她需要行动上的“举一反三”。

17、同时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对小金口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控,确保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及支护结构的安全合理。

18、听柳腔大戏、看村民扭秧歌,买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品尝地方传统小吃,金口妈祖民俗文化节还原了400多年前的民俗,让游客们大开眼界。

19、黄说,儿子生活能完全自理,就是“金口难开”,去年上过普通幼儿园,但还是不愿说话,喜欢一个人孤独呆在角落里。

20、让不肯说话,不会说话的特殊儿童“开金口”,是陈卓铭的“主业”,当天上午十个儿童求治,不会说话或不肯开口说话的占了半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