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gyáng

鹰扬


拼音yīng yáng
注音一ㄥ 一ㄤˊ

繁体鷹揚

鹰扬

词语解释

鹰扬[ yīng yáng ]

⒈  威武貌。

⒉  武事的代称。

⒊  逞威;大展雄才。

⒋  古代武官名号。三国魏曹操曾拜曹洪为“鹰扬校尉”。见《三国志·魏志·曹洪传》。隋炀帝时改骠骑将军为“鹰扬校尉”,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后又改为“鹰击郎将”)。见《隋书·百官志下》。

引证解释

⒈  威武貌。

《诗·大雅·大明》:“维师 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
《后汉书·陈龟传》:“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
元 萨都剌 《威武曲》:“当年意气何鹰扬,手扶天子登龙牀。”
清 孙枝蔚 《苦雨杂诗》之四:“吕尚 钓 磻溪 竟展鹰扬志。”

⒉  武事的代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

⒊  逞威;大展雄才。

《后汉书·刘陶传》:“羣小竞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乌钞求饱,吞肌及骨,并噬无猒。”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唐 胡曾 《鸿门》诗:“项籍 鹰扬六合晨, 鸿门 开宴贺亡 秦。”
明 沉鲸 《双珠记·并拜荣陛》:“虎奋三军,鹰扬千里,可信是青云器。”

⒋  古代武官名号。参见“鹰扬府”。

《北史·隋纪下·炀帝》:“壬辰, 雁门 贼帅 尉文通,聚众三千,保於 莫壁谷,遣鹰扬 杨伯泉 击破之。”
唐 刘禹锡 《武夫词》:“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

国语辞典

鹰扬[ yīng yáng ]

⒈  威武奋扬如鹰。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元·杨载〈塞上曲〉:「中情无留滞,千载能鹰扬。」

⒉  特出。比喻文名远播,如鹰之飞扬。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

分字解释


※ "鹰扬"的意思解释、鹰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腾龙新春好热闹,福禄寿喜鸿运兆,虎烈鹰扬龙光照,短文长祝爆竹语,富贵牡丹一品笑,金银财宝洪潮涌,乾坤天地好运到!

2、莫愁鹰扬虎视,一脸戏谑的遥望着穆天的一举一动。

3、惟静默,生言语,惟黑暗,成光明,惟死亡,得再生,鹰扬虚空,灿兮明兮。

4、以班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郡、县要冲设军府,称鹰扬府,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主官为鹰扬郎将。

5、不过有传言说在金蛇公子伏诛的杭州附近,鹰扬与金家庄的金大小姐就在这一带缉凶,会不会是他们干的。

6、鹰扬虎视: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7、关键时刻,还是水空挺身而出,燕领虎颈,阻挡下颓势,鹰扬虎视,指挥联军进行反攻。

8、鹰扬虎噬!一头九头金鹰腾焰飞芒,巨喙无边无尽,张口吞噬震地惊天锤。

9、伏念当今地广而不得耕,民众而无所食,群小竞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鸟钞求饱,吞肌及骨,并噬无厌。

10、隋末唐初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锋镝呼啸虎鹰扬,气势恢宏。

11、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罗贯中

12、索古鹰扬虎视地瞪着开枪的刘吉绪,冷冷地说道:“执法犯法,罪加一等,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3、东海老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

14、王鹰扬豹变,实扶下土,狼顾鸱张,罔不弹射,是用锡王彤弓一、彤矢百、卢弓十、卢矢千。

15、惟寂静,出言语;惟黑暗,成光明;惟死亡,得再生;鹰扬虚空,灿兮明兮。

16、行走之间,虎视鹰扬,恍若绝代霸者降临人世。

17、看看史局长鹰扬虎视般地站在那里,对眼前的范小四之流,正眼也不瞧他一眼。

18、无论是我们或其他经销商,虽然现在正以特价发售鹰扬银币。

19、腾龙新春好热闹,福禄寿喜鸿运兆,龙烈鹰扬龙光照,短文长祝爆竹语,富贵牡丹一品笑,金银财宝洪潮涌,乾坤天地好运到!

20、中平二年三月,新鲜出炉的鹰扬将军、昔阳亭侯、渤海太守蒋通,走马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