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jūn

致君


拼音zhì jūn
注音ㄓˋ ㄐㄨㄣ

致君

词语解释

致君[ zhì jūn ]

⒈  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引证解释

⒈  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墨子·亲士》:“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 尧 舜 上,再使风俗淳。”
宋 岳珂 《桯史·王荆公》:“荆公 自以为遭遇不世出之主,展尽底藴,欲成致君之业。”

分字解释


※ "致君"的意思解释、致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教我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又说,读书是迈向成功的阶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度淳’。

2、袁行霈先生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杜甫在长安时期“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就已经破灭。

3、上期致君,下期泽民,不似那庸夫坐食,但务逢迎!

4、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5、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6、“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7、‘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8、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9、臣诚不佞,有正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10、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