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

词语解释
大位[ dà wèi ]
⒈ 帝位。
⒉ 显贵的官位。
引证解释
⒈ 帝位。
引《诗·大雅·皇矣》“憎其式廓” 毛 传:“憎其用大位,行大政。”
《后汉书·公孙述传》:“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宪宗章武孝皇帝 以 永贞 元年即大位。”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佛典属》:“廉亲王 允禩 等覬覦大位, 锡公 首发逆谋。”
⒉ 显贵的官位。
引汉 蔡邕 《陈太丘碑》:“潁川 陈君,絶世超伦,大位未躋,慙於 臧文 窃位之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然则高才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是以君子在大位而攻小人,主上则以为窃弄威福也。”
国语辞典
大位[ dà wèi ]
⒈ 高位或帝位。
引《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然则高才而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
《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
分字解释
※ "大位"的意思解释、大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
2、拱朱立伦、王金平、吴敦义拼大位的势力都没放弃,绿营与蓝营大咖支持者各凭本事运作民调,将是接着要上场的好戏。
3、前者从生命人格意义上言,后者从拥有统御天下之大位意义上言。
4、武宗格外优容,不与计较,后来益加放肆,尝语武宗道:“你的大位,亏我一人助成;倘若无我,今日阿难答早已正位,阿忽台仍然柄政,哪个来奉承你呢?”。
5、在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年初重病之时,悄然联系上徳川家宣,极力鼓动徳川家宣西逃九州熊本藩,并且联系关西各藩夺取幕府将军大位。
6、前台南县长苏焕智率先表态,有意争取党魁大位,前“立委”蔡同荣也松口表示“考虑中”,加上基层劝进苏贞昌声浪不断,绿营龙头卡位战浮上台面。
7、但在朱元璋准备跻登大位之际,他请求“告归”,却被以“忤旨”之罪“逮死狱中”(《明史》卷137,《许存仁传》)。
8、奈何天地无常,人心难定,时间洪流的冲刷下,百家诸子另辟法门,以求证得无学圣人大位,破开天地,脱离世间苦海。
9、他年近古稀方接过大位后,在*弯各穷乡僻壤探求民隐,常会脱下鞋子涉水而过。
10、不乏方士与文人,以献房中术、进红铅等骤贵、致大位。
11、大智者不求大位、大利、大名,但往往得到大位大利大名。
12、一百十五、一个怀有机心、不择手段,想要坐上国家大位的人,不论他掩饰得多麽好,只要他一坐上了那个位子,他的庐山真面目难免就会暴露无遗。
13、为了支持拉加德竞逐国际货币基金总裁大位,萨科齐曾表示她所涉及的法律风险是“容易解决的”。
14、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看破红尘,舍掉江山大位跑去五台山落发为僧。
15、但顾虑到选票和当时岛内情势,马英九在就任党*席之后取得“大位”之前,并没有在两岸问题上迈开大步。
16、今天我兴兵到此,不是为了图取大位,以求得永远享受,只是因为明国屡次构怨,难以容忍,不得已而为之。
17、这时候,继大位的新帝王敬视永安于石床之上的先帝,随即与执灯引路的太监、钦点重臣撤出。
18、吾主聪明冠世,自当承嗣大位,今反不得立。
19、他人如道号,修身洁行,品行较之自家掌门远为端正,在巴蜀颇有清誉;可惜他资质平平,虽勤奋不缀,但依然无法弥补与正德道长的差距,以致掌门大位旁落他人。
20、王夷甫方当以盛名处大位,然败俗伤化,必此人也。
相关词语
- dà máng大忙
- dà dí大敌
- dà mó dà yàng大模大样
- shí dà tǐgù dà jú识大体,顾大局
- dà wǒ大我
- jiā dà yè dà家大业大
- dà qǐ dà luò大起大落
- dà yì大义
- lǎo lǎo dà dà老老大大
- dà jiǔ dà ròu大酒大肉
- dà bēi dà xǐ大悲大喜
- dà nèi大内
- dà hōng dà wēng大轰大嗡
- dà hǒu dà jiào大吼大叫
- dà chǎo dà nào大吵大闹
- dà cāo dà bàn大操大办
- dà pò dà lì大破大立
- dà cí dà bēi大慈大悲
- dà chī dà hē大吃大喝
- dà xiǎo dà大小大
- bǎo wèi宝位
- wèi zhì位置
- wèi zhǔ位主
- pǐn wèi品位
- shù wèi数位
- zhí wèi职位
- dān wèi单位
- shǒu wèi首位
- chōng wèi充位
- qū wèi区位
- bīn wèi宾位
- zhǎn wèi展位
- wèi cì位次
- quē wèi缺位
- bǎn wèi板位
- bǎn wèi版位
- bó wèi泊位
- gǎng wèi岗位
- bài wèi拜位
- liù wèi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