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二三君子二三君子的意思
èrsānjūn

二三君子


拼音èr sān jūn zǐ
注音ㄦˋ ㄙㄢ ㄐㄨㄣ ㄗˇ

成语解释 二三君子
词性成语

二三君子

词语解释

二三君子[ èr sān jūn zǐ ]

⒈  犹二三子。

引证解释

⒈  犹二三子。

《国语·周语中》:“相 晋国 必大得诸侯,劝二三君子必先导焉,可以树。”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
唐 包佶 《献题诸判官厅壁》诗:“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

分字解释


※ "二三君子"的意思解释、二三君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沈林子按剑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许洛已定,关右将平,事之济否,系於前锋,奈何沮乘胜之气,弃垂成之功乎?且大军在远,贼众尚强,虽欲求还,岂可得乎?下官授命不顾,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本知二三君子,将何面目以见相公之旗鼓耶?」众闻其言,乃不敢退。

2、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

3、然二三君子,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耶!

4、政和三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