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ú róng
注音ㄑ一ㄡˊ ㄖㄨㄥˊ
⒈ 取悦。
⒈ 取悦。
引《左传·定公九年》:“夫 阳虎 有宠於 季氏,而将杀 季孙,以不利 鲁国,而求容焉。”
杨伯峻 注:“求容谓博取喜悦。”
《韩非子·说林下》:“以求容於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於人也。”
《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 ﹞乃阿 二世 意,欲求容。”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虞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
1、阿谀求容是指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2、礼义由孔氏,且贬道以求容,恶在其释事而退也?
3、闻正道不行,释事而退,未闻枉道以求容也。
4、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