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èi

不类


拼音bù lèi
注音ㄅㄨˋ ㄌㄟˋ

繁体不類

不类

词语解释

不类[ bù lèi ]

⒈  不善。

⒉  作自谦之词,犹不肖。

⒊  不同;不象。

⒋  不及于,不包括。

引证解释

⒈  不善。

《诗·大雅·瞻卬》:“不弔不祥,威仪不类。”
毛 传:“类,善。”
孔颖达 疏:“威仪有不善。”
晋 刘琨 《劝进表》:“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
《旧唐书·德宗纪下》:“秉心匪彝,自底不类。兇狡成性,扇构多端。”

⒉  作自谦之词,犹不肖。

《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
蔡沉 集传:“不类犹不肖也。”
明 何景明 《六子诗序》:“六子者皆当世之名士也,予以不类,得承契纳,辅志励益者多矣!”

⒊  不同;不象。

《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
唐 韩愈 《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完,字体不类隶与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
郭沫若 《断断集·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这段故事既不类有心的揭发,也不类任意的调皮。”

⒋  不及于,不包括。

《管子·君臣下》:“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不类无能。”

国语辞典

不类[ bù lèi ]

⒈  坏、不善。

《书经·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
《诗经·大雅·瞻卬》:「不吊不祥,威仪不类。」

⒉  不似、不像。

《庄子·齐物》:「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
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⒊  不当。

《逸周书·卷七·官人》:「规谏而不类,道行而不平,曰窃名者也。」

⒋  不及、不包括。

《管子·君臣下》:「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不类无能。」

分字解释


※ "不类"的意思解释、不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感到自己象个不伦不类的冒名顶替犯.

2、他听对方话说得不伦不类,就借口离开了。

3、王尘顿时兴味索然,三人坐在椅子上,在一片破瓦残片中不伦不类,说不出的古怪。

4、试想那样庞大笨重的凉棚头,顶在一些尚未全成*形的孩子们身上,究竟类乎不类呢?

5、男人要么把脸刮光,只蓄八字须,要么蓄上全副的胡须,怎能这样不伦不类呢.

6、通过名字的花押,可以知道校长是外国人,偏偏又有一方中文的印章,有些不伦不类的。

7、维迪听弗洛拉说出一句不伦不类的笑话,笑了,但笑得很勉强。

8、这座教堂既有诺曼式的塔,又有哥特式的门面,不伦不类

9、这篇作文他写得似文言不像文言,似白话不像白话,弄得不古不今,不伦不类

10、如果你硬要学,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不伦不类

11、这个中年男人长着一副粗鲁村夫的模样,但是身着确是锦衣华服,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沐猴而冠。

12、永远是那么不上不下不伦不类,对什么都一副淡漠的样子,总是爱发呆。

13、妈妈总是把好吃懒做这个词语用在我身上,让我感到有点不伦不类的,我听了很别扭也难过。

14、新富们不新不旧,不伦不类

15、一时间心中凛然,才知道自己小窥了那不伦不类的‘剑’。

16、说话的同时,还咧着嘴笑,但因为疼痛感,使得面容扭曲,看起来不伦不类

17、现代年轻人的穿著,好像越不伦不类,越能流行。

18、据说铁塔初建时,遭各方面非议和反对,抱怨这座铁塔像是大黑烟囱,不伦不类

19、配穿西装时,衬衫的下摆忌穿在裤腰之外,这样会给人不伦不类,不够品位的感觉;

20、【童牛角马】比喻事物不伦不类,违背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