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ān shù
注音一ㄢ ㄕㄨˋ
繁体閹豎
⒈ 对宦官的蔑称。
⒈ 对宦官的蔑称。
引《后汉书·张衡传》:“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新唐书·魏元忠传》:“阉竖者,给宫掖扫除事,古以奴隶畜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巴延三》:“以节鉞宗臣,其才反不若阉竖,亦可丑也。”
⒈ 对太监的鄙称。
引《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三国演义·第二回》:「册立新君,尽诛阉竖。」
1、纵武穷兵,残忠害謇,佞人方辔,并后载驰,阉竖类于回天,凝科逾于炮烙。
2、一个时代的文学,倘若道学之腐气占了上风,则真正的艺术气质必至偃伏不起,仿佛烈日下的枯禾一样,并且绳趋尺步,像阉竖的声音一般可厌。
3、一说他淫乐无度,宠任阉竖,葬送大明,死有余辜。
4、雄有犯无隐,所言皆明达政体,顺帝颇知嘉纳,无奈为阉竖所把持,不能尽用,多半为纸上空谈罢了。
5、玄备世臣,并居列位,而包藏祸心,构图凶逆,交关阉竖,授以奸计,畏惮天威,不敢显谋,乃欲要君胁上,肆其诈虐,谋诛良辅,擅相建立,将以倾覆京室,颠危社稷。
6、再是有带明显感**彩的称谓,如鄙称有宦竖、阉竖、内竖以及阉狗等,尊称有公公、老爷等。
7、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