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


拼音sù yī
注音ㄙㄨˋ 一


素衣

词语解释

素衣[ sù yī ]

⒈  白色丝绢中衣。

⒉  白色丧服。

⒊  泛指白色衣服。

⒋  比喻清白的操守。

引证解释

⒈  白色丝绢中衣。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 沃。”
陈奂 传疏:“素衣,谓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为之。’”
《论语·乡党》:“﹝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何晏 集解:“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

⒉  白色丧服。

《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郑玄 注:“言以丧礼自处也。”
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
唐 刘禹锡 《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謁新府,旧宾沾素衣。”

⒊  泛指白色衣服。

《列子·说符》:“杨朱 之弟曰 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第一》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⒋  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夫君别我应惆悵,十五年来识素衣。”
金 元好问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緇尘染素衣。”

国语辞典

素衣[ sù yī ]

⒈  白衣,古用为中衣。

《诗经·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⒉  丧葬时所服的白衣。

《三国演义·第一〇五回》:「礼毕,只见左右人皆著素衣。」

分字解释


※ "素衣"的意思解释、素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李益

2、淡紫色长发,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白色素衣

3、说话的是一个素衣女子,头梳垂髻分肖髻,说着摘下几朵开的最艳丽的野菊插在头上,女子温柔婉约,美丽的像花中仙子般。

4、足踏清风袖笼香,素衣轻羽、冰敛横霜,风姿更在九天上。只因落英坠琼觞,桃花醉时、暗生柔肠,从此相思不嫌长。fresh果果

5、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

6、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造 句网】

7、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

8、他,丰神如玉,素衣濯濯,负手傲视于混沌一片,恰似于执手大千变幻。

9、素衣回忆,淡淡的长袖挥洒着那年、那月的时光,在茶香的淡淡飘逸。藏在回忆里,那青春也清纯如画,每一条线,每一次涂写,都会变成生命里最美丽的传说。

10、素衣缟裤的,我走回了深巷里,剩下一些旧梦、一排渔网,以及渔网上粘着的一枚,无名花蕾。扎西拉姆·多多

11、顺着他们的手指望去,只见对面江岸有座新建的大厦,通体雪白,犹如身着素衣的秀女,伫立于江畔,翘首以望归帆。

12、时有五城郡山胡冯宜都、贺悦回成等,以妖妄惑众,假称帝号,服素衣,持白伞白幡,率诸逆众,于云台郊抗王师。

13、客栈依旧人来人往,凡事的喧嚣依然如同不灭的年岁一样流转不息,日升月沉,草木枯荣,繁华如同红颜身上的纤纤素衣,一簇一簇抖落。郭敬明

14、琴桥之畔的琵琶台上,每到月明之夜,便有许多的情侣踏月寻来,在浸染了岁月风霜的苍老青台上,素衣相拥,相诉重逢,别离,以及日月更替中的分分合合。

15、于她是解脱,一眼不过瞬间。于他是惩罚,一眼将是万年。三明七暗,十点星芒,当是她的三魂七魄,在曾经的夫婿跟前化为虚无。从此不见,再不相见。叶素衣,陌天行。寂月皎皎

16、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

17、崔灵儿一身素衣的站在崔虎画出的护灵大阵中,那护灵大阵的阵法至诡异连四毛这种封魂使见了都唉叹不已,觉得崔虎这种人就是一种传说中百年难得一现的全才。

18、素衣几人玉惨花愁,面对汹涌而来的沙浪,呆若木鸡,这次她们真的是退无可退。

19、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20、绣楼上,林夫人愁肠百结,看着一身素衣的女儿,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