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处

词语解释
议处[ yì chǔ ]
⒈ 谓议定其罪给予处分。
⒉ 计议处理。
引证解释
⒈ 谓议定其罪给予处分。
引《晋书·刑法志》:“刑书之文有限,而舛违之故无方,故有临时议处之制,诚不能皆得循常也。”
明 李清 《三垣笔记》上:“及 郑庶常 鄤 处决,责科道不言,一概议处。”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约束之,羈縻之,朝廷一二品之大臣,朝见而免冠,夕见而免冠,议处、察议之諭不絶於邸钞。”
⒉ 计议处理。
引明 章懋 《议处盐法事宜奏状》:“谨题为议处盐法利弊以裨国用事。”
国语辞典
议处[ yì chǔ ]
⒈ 清代时,官吏有过而交吏部处罚,轻曰察处,重曰议处,更重曰严加议处。
分字解释
※ "议处"的意思解释、议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顺治帝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哭临,不哀者议处,幸亏皇太后“力解乃已”。
2、乾隆帝震怒,命钦差阿桂把抗旨逆命的窦光鼎押解来京,交部议处。
3、劾徐清惠;幸文宗圣明,仅予议处察看而已。
4、而当朝刑判则必须在满朝文武一无异议地赞同下,三司当朝进行议处,在刑部和中书省附议之后,交由皇上定案宣判。
5、未经阅看之女子及记名之女子,私相嫁聘者,自都统、参领、佐领及本人父母族长,都要分别议处。
6、学校或主管机关为前项议处前,得要求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之代表列席说明。
7、8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谴责林则徐禁烟抗英,将林则徐、邓廷桢交部严加议处,林则徐即行来京听候部议,两广总督由琦善署理。
8、臣建议,撤去他巡抚之职,再押回京师,交由吏部与大理寺议处,然后公示此案,以儆效尤。
9、作家陈四益先生曾考证说,即便在古代,怠慢误事、呼应不灵、避难就易等也是要被弹劾议处的,如果问责只止步于此,实在算不得制度创新。
10、生事犯上之罪,却决不可免,慢慢再行议处不迟。
11、况满汉大臣官员将家奴不依法决罚,殴责立毙者,皆系按其情事分别议处,重则革职,轻则降调,定例森然,联岂肯稍存歧视?
相关词语
- kuǎn yì款议
- zhào yì诏议
- fēng yì风议
- fú yì浮议
- fù yì复议
- jiā yì嘉议
- gōng yì宫议
- cuō yì磋议
- chàng yì倡议
- kè yì课议
- yì tí议题
- gāo yì高议
- jí yì集议
- kàng yì抗议
- jì yì计议
- gòng yì共议
- hé yì合议
- hé yì核议
- fǎ yì法议
- yì lùn议论
- dú chǔ独处
- chá chǔ查处
- chǔ liáo处疗
- gè chù各处
- bì chǔ避处
- lùn chǔ论处
- gāo chù高处
- bié chù别处
- biǎn chǔ贬处
- chǔ náng处囊
- chǔ kùn处困
- chǔ nán chǔ nǚ处男处女
- tòng chù痛处
- dì chǔ地处
- zhuāng chù装处
- yòng chǔ用处
- chǔ wù处物
- bī chǔ逼处
- chǔ zhì处制
- chū chǔ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