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意思
huángnèi

皇族内阁


拼音huáng zú nèi gé
注音ㄏㄨㄤˊ ㄗㄨˊ ㄋㄟˋ ㄍㄜˊ

皇族内阁

词语解释

⒈  1911年5月,清政府撤销军机处,改设内阁,任庆亲王奕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善耆、载泽等为各部大臣。阁员十三人,满族占九人,其中皇族又占七人,军政大权均被皇室和贵族掌握,故称“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分字解释


※ "皇族内阁"的意思解释、皇族内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这一类似当年清王朝末年的皇族内阁制的海选中,时任东风股份总裁朱福寿胜出接任总经理。

2、这届内阁因此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3、几乎所有的强力部门都掌握在了皇亲国戚们的手中,与此同时,袁世凯开缺回籍,张之洞驾鹤西去,皇族内阁横空出世。

4、这份名单甚至在皇族内部也有争议,内阁*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率协理大臣徐世昌、那桐两次请辞,或许是他们意识到了什么,但他们并没有从制度建构层面进行反省。

5、十二月三十日,载沣毅然下了罪己诏,解散皇族内阁,将所有罪责都揽到自己头上,只希望国家能够恢复正常秩序。

6、压倒这些改革者的最后一根稻草是1911年任命的皇族内阁,它使得宪法改革派的领导人被彻底疏远了。

7、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以“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干线路权作抵押,与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激起铁路风潮。

8、在革命派“驱除鞑虏”反清革命宣传已经风行全国的时候,“皇族内阁”的出笼,把清朝满族统治者推到了孤家寡人的境地。

9、1911年5月,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责任内阁,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10、如果不被放逐朝堂,而成为皇族内阁的汉臣权相,武昌起义发生后,至少不会被革命党人视作合作取代清室的理想对象。

11、1911年,为皇族内阁*理大臣、弼德院总裁。

12、1911年皇族内阁的“铁路国有化”政策出台,他又成了“保路运动”的活跃人物。

13、君主立宪、皇族内阁、铁路国有。

14、1911年5月,皇族内阁成立,岑春煊对此更为失望,称此局面为“吏残于上,民怨于下,譬犹厝火积薪,不可终日危亡之势,尽人皆知”。

15、革命派对“皇族内阁”的反对自不待言,而被这份名单打击最重的,却是曾对清廷抱以厚望的立宪派。

16、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成为仅有的四名汉人内阁成员之一,任协理大臣。

17、月“皇族内阁”成立后,荫昌被任命为陆军大臣。

18、咨议局联合会很快向都察院提交了一份抗议书,明白表示皇族内阁与君主立宪政体有不能相容的性质,要求朝廷迅速改正,尽快于皇族之外选派大臣重组责任内阁。

19、特别是为了换取帝国主义对清政府实行皇族内阁集权政策的支持,更是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