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ái yù
注音ㄌㄞˊ ㄩˋ
繁体來諭
⒈ 亦作“来喻”。
⒉ 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⒈ 亦作“来喻”。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引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来喻勖雕金,比质非所任。”
宋 朱熹 《答包显道》:“大率来喻依旧有忽略细微,径趋高妙之意。”
鲁迅 《书信集·致唐诃》:“款子敬遵来谕,认捐二十元。”
⒈ 来示告谕。对人书信的尊辞。南朝梁·刘孝绰〈酬陆长史倕〉诗:「来谕勖雕金,比质非所任。」也作「来喻」。
1、大人来谕,每以儿年少气盛,诫儿须心和气平,处事忍耐。
2、儿在途本思即行禀复,但试事日忙,几无片刻暇晷,来谕又嘱无事时不必多寄家书,以故避迟,不孝之罪,还乞鉴原。
3、儿接三母舅来谕,不觉为之酸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