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gyǐn

征引


拼音zhēng yǐn
注音ㄓㄥ 一ㄣˇ

繁体徵引
词性动词


征引

词语解释

征引[ zhēng yǐn ]

⒈  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根据;引用。

征引史实。

quote;

⒉  指推荐选拔人才。

recommend;

引证解释

⒈  征召任用。

《魏书·肃宗纪》:“门才术艺、应於时求者,自别徵引,不在斯例。”
《南史·儒林传·顾越》:“朝廷以臣微涉艺学,远垂徵引,擢臣以贵仕,资臣以厚秩。”

⒉  引用;引证。

唐 柳宗元 《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再获书辞,辱徵引地理证验,多过数百言,以为土之所出乃良,无不可者。”
宋 杨亿 《<景德传灯录>序》:“诱导后学,敷畅玄猷,而捃摭之来,徵引所出,糟粕多在,油素可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合肥 女史 赵景淑 ……又著《香匳杂考》一卷,徵引详博。”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盖行文之法,固不外徵引及判断二端也。”
郭沫若 《文学的本质》:“我们请从他论诗的一章中征引几首最简单的出来吧。”

国语辞典

征引[ zhēng yǐn ]

⒈  征召任用。

《魏书·卷九·肃宗纪》:「应时求者,自别征引。」
《南史·卷七一·儒林传·顾越传》:「朝廷以臣微涉艺学,远垂征引。」

⒉  引证文献。

唐·柳宗元〈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再获书辞,辱征引地理证验。」

如:「征引详博」。

分字解释


※ "征引"的意思解释、征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四部分,主要对该书所征引的材料加以考辨。

2、当然,这些结论征引的是20世纪的数据资料.

3、征引传说分析,通过对各经具体征引经说以及案语的分析,细致探讨了全书实际的宗旨和学术趋向。

4、似此众浊独清,理宜见嫉,什门老宿僧佑、道恒辈,乃借薄物细故,横相排摈,几兴大狱(其排贤口实不值征引,读者欲知,可看本传)。

5、学问与功力在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征引故实与化用前人诗句。

6、本书选诗独具慧眼,注释妙笔生花,征引文献丰富,行文幽默而深刻。

7、词语也是顾氏的注释重点,注释方法则是训诂学家们传统的征引法,溯源词语出处并引字书或注书加以注释。

8、其次,在妈祖文献的信史部份中,主要从学术征引、文学取材、艺术创作各方面的特色加以综合研究。

9、征引大量历史资料,从弹射溯源、弹弓的形制、弹弓的弹丸、弹弓的技法及弹弓的功用等几个方面对弹射武技予以考证论述,力图对弹射武技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

10、在《说文》中,许慎征引了大量的经传与史料作为佐证,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的宝贵资料。

11、乃征引巫史,潜考图纬,自谓体应符相,富贵可期,悖意丑言,不可胜载。

12、此文在以后半个多世纪中被广泛征引,已为不易之论。

13、因《说苑》材料来源驳杂,所以后世文献征引材料的出处是需要辨析的;

14、便成了为官清廉的典故,常被征引

15、崔耕教授是在中国消费者研究的领先学者,他对中国消费市场分隔被广泛征引并用于教学。

16、在《文心雕龙》50篇中,虽没有设专篇对《诗经》进行论述,但全书征引、称述《诗经》之处达200余条。

17、众人这才恍然,原来雨川的被动是装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楚征引到圆圈的边缘,将其击出圈外,利用规则获胜。

18、奇云复融合各家拳术之精华,征引印证,丰富发展,使此佛门秘拳益加精妙。

19、本书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

20、体例明晰,征引得当,考证精核,为研究梁代文学史提供了一份翔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