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责

词语解释
薄责[ bó zé ]
⒈ 用低标准来要求。
⒉ 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⒊ 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
引证解释
⒈ 用低标准来要求。
引《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⒉ 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引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自 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
《明史·徐阶传》:“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逐释讫;而妇兄 马彪 素健讼,具词控妹冤。”
⒊ 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
引宋 范仲淹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序:“公於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大惧。”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奉旨将掌厂值日内臣 贺尧年 、监督主事 蔡宸恩 下狱薄责之。”
分字解释
※ "薄责"的意思解释、薄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我们不必苛求志愿者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顺从人性,我们应该肯定现实生活中的“有私奉献”,让做好事者收获尊重和快乐。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强调处理的难度而不是反省自身,从这个角度来说,市药监局的态度也还是存在问题的。
6、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7、对这一次的“拜孔”活动,也许“和为贵”的孔夫子能够体谅学校的苦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8、孔庆东以“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自居,这样一个嘴里不干不净的人,实在辱没了孔老夫子“言忠信,行笃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类教诲。
9、他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10、, 孔庆东以“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自居,这样一个嘴里不干不净的人,实在辱没了孔老夫子“言忠信,行笃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类教诲。
11、《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2、游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使学生如沐春风,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以无穷的魅力和有素的教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3、先哲孔老夫子说“君子求诸已”,要求的就是遇事先反躬身自问,应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远离别人的怨恨。
16、不言而喻,为政者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方能以政德服人。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诚哉斯言。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沉怨矣。
19、刘伯承同志光明磊落,作风正派,胸怀坦荡,顾全大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受委屈而毫无怨言。
20、孔庆东以“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自居,他经常性的出口成脏,却辱没了孔老夫子所提倡的“言忠信,行笃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相关词语
- báo jù薄遽
- báo liè薄劣
- yì báo翳薄
- bó shōu薄收
- bò he薄荷
- bó mù薄暮
- báo qí薄耆
- báo liú薄流
- báo shēn薄身
- báo zhì薄质
- báo zhōng薄终
- bó lì薄利
- báo shā薄纱
- bó yè薄夜
- báo zàng薄葬
- báo zhuàn薄馔
- bó xíng薄刑
- yàn báo猒薄
- tōu báo媮薄
- pán báo槃薄
- zé mìng责命
- zé shù责数
- gōng zé公责
- bó zé薄责
- chì zé斥责
- jiū zé纠责
- zé zhì责治
- zé shǒu责守
- cuàn zé窜责
- dàn zé弹责
- quán zé权责
- kè zé刻责
- péi zé陪责
- pū zé扑责
- zì zé自责
- xiàn zé限责
- zhí zé职责
- zé xià责下
- huì zé诲责
- zé qiú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