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挹彼注兹”。
引郭沫若 《历史人物·甲申三百年祭》:“假使政治是修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尽可以用人力来和天灾抗衡。”
⒈ 比喻取有余以补不足。参见「挹彼注兹」条。
例如:「他把宽列的经费挪给预算紧绌的单位,以收挹彼注此之效。」
1、乡农灌田以水车置田畔,两足踏之即能挹彼注此。
2、假使政治是休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尽可以用人力来和天灾抗衡,然而却是“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