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

词语解释
天台山[ tiān tāi shān ]
⒈ 在浙江省东部天台、宁海、奉化等县市间。东北西南走向。为甬江、曹娥江、灵江分水岭。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风景如画,山峦竞秀,被誉为“山岳之神秀”。山上有隋代古刹国清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佛教天台宗发源地。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浙江 天台县 北。
引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 天台。”
晋 支遁 《天台山铭》序:“剡县 东南有 天台山。”
⒉ 山势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由 赤城、瀑布、佛陇、香炉、华顶、桐柏 诸山组成。主峰 华顶 海拔1133米,多悬崖、峭壁、飞瀑等名胜。为 甬江、曹娥江 和 灵江 的分水岭。道教曾以 天台 为南岳 衡山 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相传 汉 刘晨、阮肇 入此山采药遇仙。
国语辞典
天台山[ tiān tái shān ]
⒈ 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仙霞岭的东支。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而得名,形势崇伟。多悬崖飞瀑等名胜,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英语Mt Tiantai near Shaoxing 紹興|绍兴[Shao4 xing1] in Zhejiang, the center of Tiantai Buddhism 天台宗[Tian1 tai2 zong1]
法语mont Tiantai
分字解释
※ "天台山"的意思解释、天台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且说这五老,分别为华顶,赤诚,琼台,桃源,寒岩,武艺超群,人人敬仰,后人以他们的名字为他们居住的地方取名,便是天台山最著名的五景。
2、在民间更是代代相传,天台山为仙佛所居,洞天福地,仿佛是山间蓬莱。
3、据悉,天台山是中国化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桐柏宫是中国道教南宗的祖庭。
4、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请了天帝仲裁。
5、你不远千里到天台山,所为何事?
6、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高耸入云的天台山巍然矗立。它在道家的神话里,是神圣的灵山,是姚老先生的精神所寄之地。
7、且说这五老,分别为华顶,赤诚,琼台,桃源,寒岩,武艺超群,人人敬仰,后人以他们的名字为他们居住的地方取名,便是天台山最著名的五景。
8、中日茶人相聚浙江天台山葛玄茗圃。
9、白加利告诉记者,村南的大山叫天台山,这座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山峰海拔1252米,号称离天二尺半高的大山。
10、陶宏景齐永明二年(484年)赴天台山谒见朱僧标等隐士高道,在宁海阆风里修炼,前后共20年。
11、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谷皮实为“榖皮”,是一种造纸和织布的原料。“瘦生”的“生”当为“省”之音借,亦即瘦义。
12、至于天台山石桥寺五百罗汉的名号,据《宝刻丛编》十二载大和癸巳(933)大德崇义所撰的吴(宣州)龙兴寺崇福院五百罗汉碑注云:出《复斋碑录》。
13、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台州天台山、神仙居、古长城,丽水仙都峰、石门洞、南明山,山水雄奇,名胜众多,目不暇接。
14、“唐诗之路”从绍兴出发,自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东名溪,溯江而上,经新昌的沃江、天姥,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约200公里。
15、知道,天台山距离此地山遥水远,两位莫不是要去那里寻人?
16、此外,城市周边也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如黄山、历史文化遗址绍兴、普陀山、宁波、奉化溪口、雁荡山、天台山。
17、为确保丽娜带来的先进设备能安抵九华山,秦洛不得不将周边各县的家当,向天台山根据地腹地收缩。
18、浙江天台山的山峰是青黛色的,犹如竖起的画屏。远客纷沓而至,观其美景。
19、在这个旅游旺季,许多人涌向天台山。
20、这在没有地形图为依据的明代,徐霞客据其所见所闻,披荆斩棘,探源溯流,对天台山包括天姥山河流分合能记述得如此详尽,十分难能可贵,令人敬佩之至。
相关词语
- bàn tiān半天
- cāng tiān苍天
- chéng tiān成天
- rén tiān人天
- tiān qì天气
- pǔ tiān普天
- wài tiān外天
- qīng tiān青天
- qíng tiān晴天
- kāi tiān开天
- fēi tiān飞天
- hào tiān昊天
- lè tiān乐天
- fàn tiān梵天
- háng tiān航天
- èr tiān二天
- sì tiān四天
- fāng tiān方天
- bái tiān白天
- tiān shān tiān chí天山天池
- tái jūn台军
- tái chì台敕
- fèng tái凤台
- fēng tái烽台
- zhàn tái站台
- èr tái二台
- pó tái繁台
- bǎ tái靶台
- zhào tái照台
- wǔ tái舞台
- diào tái钓台
- hòu tái后台
- dōu tái都台
- xià tái下台
- tái cháng台长
- tái dēng台灯
- zhāng tái章台
- bǎo tái宝台
- lù tái露台
- dǐng tái鼎台
- pēn shān歕山
- kào shān chī shān靠山吃山
- huà shān华山
- shān shān shuǐ shuǐ山山水水
- shān chuān山川
- shān bǎn山岅
- běi shān北山
- shān shē山畲
- shān zhèn山震
- shān tóu山头
- shān qí山只
- lú shān庐山
- hé shān河山
- shān qū山区
- shēn shān深山
- niǎn shān撵山
- jiǎ shān假山
- shān zhū山薯
- shān jiǎo山脚
- kāi shān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