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班

词语解释
捐班[ juān bān ]
⒈ 清代指不通过科举考试而向官府捐纳银钱换取官职。
例捐班出身。
英contribute;
引证解释
⒈ 捐纳出身的官吏。
引《清史稿·选举志七》:“﹝ 乾隆 ﹞四十年,兵部侍郎 高朴 言:‘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説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
鲁迅 《准风月谈·各种捐班》:“清 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这一伙。”
国语辞典
捐班[ juān bān ]
⒈ 旧时捐纳钱财而得官的人。
引《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说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
英语to contribute
分字解释
※ "捐班"的意思解释、捐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道光中安徽举人朱凤鸣上书,指出用捐班等于是专用小。
2、大清故例,捐班者授予实职后,须到午门外“望阙谢恩”,官帽都是皇家制造,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所有新任官员都得向皇帝感恩戴德。
3、胡雪岩原来是“捐班”官员,三品道员只能顶戴蓝宝石,这下戴上“红顶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红顶商人”。
4、听得藩台驾到,照例以捐班道台的身分,尽地主之谊,他们饮食起居的讲究,虽不比盐商、河工的穷奢极侈,但已远非一般宫贵之家可比。
5、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6、可是,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考试选官历史的国家,虽然有门荫和捐班制度,但官员的主流,还是由考试选出的。
7、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时代,买官的捐班比较容易犯事的缘故。
8、花钱买官的捐班自不必说,被人看不起。
9、像王有龄这样,年纪还轻,应该刻苦用功,从正途上去巴结,不此之图,而况又穷得衣食不周,却痴心妄想去捐班,岂不是没出息?1。
10、而且,他当上封疆大吏,底子是个捐来的道员,以捐班升任封疆大吏的,整个清朝就只有两人,一个是他,另一个则是因为电视剧而家喻户晓的李卫。
11、像王有龄这样,年纪还轻,应该刻苦用功,从正途上去巴结,不此之图,而况又穷得衣食不周,却痴心妄想去捐班,岂不是没出息?1。
12、但论地位,论功名,一个捐班知县高居在上,总不免局促异常。
13、毛*席说,清朝时,有一巡抚是捐班出身,而臬台是科班出身,这臬台的官是凭功名得来的,看不起这捐班出身的上司。
14、钱谷一道虽是他的专业,却只了解一隅之地的财政,朝廷大藏,十分隔膜,现在听王有龄讲得头头是道,心里便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位东翁,莫道他是捐班出身,肚子里着实有些货色。
15、象王有龄这样,年纪还轻,应该刻苦用功,从正途上去巴结,不此之图,而况又穷得衣食不周,却痴心妄想去捐班,岂不是没出息?
16、晚清很典型,原来做官要考试,但太平天国之乱,政府急等钱用,捐班一开,成批的官帽子涌上来了。
17、捐班可以捐到三品道员,自然也就有诰封。
18、丁日昌的长子丁惠衡,是个捐班知府,最喜眠花宿柳。
19、因而有赀者为“捐班清流”,有佳子弟者为“诰封清流”。
相关词语
- juān zī捐赀
- juān jiē捐阶
- juān fèi捐废
- juān chú捐除
- qì juān弃捐
- juān jīn捐金
- juān luò捐落
- fáng juān房捐
- juān xuǎn捐选
- bī juān逼捐
- juān shì捐势
- mǔ juān亩捐
- juān qì捐弃
- juān jú捐局
- gǎi juān改捐
- juān mù捐募
- juān shì捐世
- shū juān输捐
- juān shuì捐税
- chōu juān抽捐
- tì bān替班
- bān zǐ班子
- bān shòu班授
- bān yù班谕
- èr bān二班
- bān háng班行
- bān shì班示
- bān sī班司
- bān zhú班竹
- bān zhǎng班长
- bān tái班台
- bān zhì班制
- tàn bān探班
- bān jí班级
- bān chāo班超
- bān zhāng班张
- bān máo班毛
- bān zhèng班政
- kāi bān开班
- zhí bān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