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呼


拼音jí hū
注音ㄐ一ˊ ㄏㄨ
词性动词

疾呼

词语解释

疾呼[ jí hū ]

⒈  表示强烈或突发感情的呼喊。

愤怒和痛苦的疾呼。

cry;

引证解释

⒈  急速地吐气。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

⒉  高呼;急切地呼喊。

《史记·滑稽列传论》:“优旃 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
《三国志·吴志·程普传》:“策(孙策 )尝攻 祖郎,大为所围, 普 与一骑共蔽扞 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
唐 杜牧 《<李贺集>序》:“大和 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五章:“黑老蔡 望见, 杨英 还在大声疾呼,不由得对她那股子热情和沉着劲儿,赞赏地笑了起来。”

⒊  指高呼的声音。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府中不闻急步疾呼,治民用兵各有条次。”

国语辞典

疾呼[ jí hū ]

⒈  比喻公开大力呼吁或支持某些主张。

如:「大声疾呼」。

分字解释


※ "疾呼"的意思解释、疾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们除了向社会大众大声疾呼环保的重要,每个人更是身体力行,一丝一毫都不敢鬆懈。

2、"五四运动"时期,许多爱国青年走上街头,大声疾呼:驱除列强,挽救祖国。

3、叶向东疾呼,但是此刻的小黑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4、在田耕大声疾呼,决心背水一战,力促华钢"置之死地而后生"。

5、美人的吴侬软语,较诸大声疾呼的义务之声,更可以传诸远方。

6、在田耕大声疾呼,决心背水一战,力促华钢"置之死地而后生"。

7、在田耕大声疾呼,决心背水一战,力促华钢"置之死地而后生"。

8、即使国际保育组织不断地大声疾呼,仍无法完全遏止渔民对鲸鱼的非法滥捕。

9、送客出门才三步,疾呼取帽心下惊。

10、"五四运动"时期,许多爱国青年走上街头,大声疾呼:驱除列强,挽救祖国。

11、他们的大声疾呼是有道理的。

12、第三类被称为“保护者”,为保护动物奔走疾呼

13、"五四运动"时期,许多爱国青年走上街头,大声疾呼:驱除列强,挽救祖国。

14、正当大家都在熟睡的时候,中庭突然传来有人大声疾呼:"失火了!失火了!"。

15、这些笨混蛋们,立刻成了炸窝的蚂蜂,一边乱跑乱窜,一边大声疾呼:“别误会!自己人!……”。

16、对于“黄赌毒黑腐假”的沉滓泛起,我们都在大声疾呼“道德滑坡”。

17、刀轮一出,仝三爷脸色大变,大声疾呼的同时,连滚带爬得像后面飞快的撤退。

18、在田耕大声疾呼,决心背水一战,力促华钢"置之死地而后生"。

19、正当大家都在熟睡的时候,中庭突然传来有人大声疾呼:"失火了!失火了!"。

20、公民权意味着为每天丧身枪击案的生命大声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