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荡

词语解释
板荡[ bǎn dàng ]
⒈ 《诗·大雅》有《板》、《荡》两篇,都是写的当时政治黑暗,政局动乱。后用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英turbulence;
引证解释
⒈ 《板》、《荡》都是《诗·大雅》中讥刺 周厉王 无道而导致国家败坏、社会动乱的诗篇。后因以指政局混乱或社会动荡。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幽 厉 昔崩乱, 桓 灵 今板荡。”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宋 岳飞 《五岳祠盟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 河 朔,起自 相臺,总髮从军,歷二百餘战。”
清 黄遵宪 《三哀诗》:“士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董必武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缅怀先烈奋斗的艰辛,眷念中原板荡的沉痛,吾人纪念辛亥革命,吾人驱逐 日 寇到 鸭绿江 东之心将更坚强千百倍!”
国语辞典
板荡[ bǎn dàng ]
⒈ 板、荡是也作「版荡」。
引《诗经·大雅》中的二篇,讽刺周厉王无道、败坏国家;后用作乱世的代称。《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自金行不竞,天地板荡,左带沸唇,乘闲电发。」
分字解释
※ "板荡"的意思解释、板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
2、中天乱,动板荡,天地诛戮战八荒。
3、汉采坑焚之余,不绝如线;晋承板荡之运,扫地将尽。
4、但是,所谓家贫出孝子,板荡识忠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次行动中,还是有些亮点的,如菲利普……
5、其后,安史大乱,中原板荡,国威不振……
6、南北宋之际,天下板荡,民不聊生。
7、陛下,臣延有章奏,中常侍张让宾客于歌私通张角,黄巾之乱天下板荡皆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始,还请陛下诛除十常侍以安天下。
8、魏晋时期,天下板荡,人事乖变,白云苍狗,生命无常。
9、请问先生,你刚才也曾道今天下板荡,道殣相望,死者相籍。
10、神州陆沉,中原板荡,万千尸骨垒起了座座峰峦。
11、政治在飘摇板荡的境况当中,则政治的操作情态极易使人失望,患得患失,夤缘攀附,奔竞倾轧,既成事实。
12、当此之时,中原板荡,九州岛分崩,烽火漫天,哀鸿遍野。
13、四、五胡乱华,中原板荡,胡马肆虐,格局破碎。
14、张让话音一落,侍御史郭延出奏:陛下,臣延有章奏,中常侍张让宾客于歌私通张角,黄巾之乱天下板荡皆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始,还请陛下诛除十常侍以安天下。
15、激流板荡,一个新的时代开启!历史的巨轮碾过多少尸体,时光的长卷书写几人的英雄,执着着信念,走进终点的人们,最终迎来什么?
16、当此之时,中原板荡,九州岛分崩,烽火漫天,哀鸿遍野。
1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
18、现在想来,他是见过大钱和大世面的人,即便失路潦倒了,身上依旧秉承着一种贵气;哪怕江山板荡,铜驼荆棘,也无法磨去那些曾经的教养。野夫
19、可是安史之乱,盛世不再,天下板荡。
20、神州陆沉,中原板荡,一个特种兵的灵魂穿越到皇帝赵桓身上,受尽投降派的种种阻扰,最终建立了背嵬军。
相关词语
- mén bǎn门板
- bǎn yú板鱼
- bǎn dèng板凳
- tóng bǎn铜板
- bǎn xíng板行
- tiě bǎn铁板
- bǎn lèi板肋
- kè bǎn刻板
- bǎn zhàng板障
- bǎn bǎn板板
- huà bǎn画板
- píng bǎn平板
- bǎn lù板録
- bǎn yān板烟
- bǎn liǎn板脸
- bǎn pù板铺
- bǎn péng板棚
- mú bǎn模板
- bǎn shū板书
- gǔ bǎn古板
- máng máng dàng dàng茫茫荡荡
- jìng dàng dàng凈荡荡
- dàng dàng mò mò荡荡默默
- tǎn dàng dàng坦荡荡
- fèn dàng奋荡
- huǎng huǎng dàng dàng恍恍荡荡
- wò dàng沃荡
- yōu yōu dàng dàng悠悠荡荡
- cháo dàng潮荡
- jìng dàng dàng净荡荡
- tī dàng dàng踢荡荡
- yóu dàng游荡
- yù dàng潏荡
- dàng kǒu荡口
- chū dàng出荡
- bō dàng波荡
- huàng dàng晃荡
- chōng dàng冲荡
- bó dàng博荡
- bǎi dàng摆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