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抒

词语解释
发抒[ fā shū ]
⒈ 表达(意见、感情):发抒己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发紓”。
⒉ 表达;表现。
引明 袁宏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比入闈条对,发紓胸臆,无避忌,遂弃弗收。”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青莲 工於乐府,盖其才思横溢,无所发抒,輒借此以逞笔力。”
《孽海花》第七回:“自己虽因此晓得了些世界大势,交涉情形,却尚不能发抒所学,报称国家,一慰知己於地下。”
郭沫若 《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然而尽管是在暗中摸索了来,他们是摸索着正路的,所以他们的方法得到相当的正确,而作品发抒着光明。”
⒊ 犹阐发。
引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时 义宁 陈公 宝箴 抚 楚,大相得,赞变法, 公度 乃以其平日之学发紓之, 中国 变法自行省之 湖南 起。”
国语辞典
发抒[ fā shū ]
⒈ 表达。
例如:「他常藉写作来发抒心中的感受。」
分字解释
※ "发抒"的意思解释、发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中国哲学学者都是站在自己感受兴趣的问题与影响自己的文化传承或学术背景上发抒自己的意见。
2、小明一看见大海,就开始发抒情怀了。
3、先从庄子泛神论之自然观,发抒其哲学涵义与历史影响。
4、他不但文笔一流,又常能发抒别人所不敢发之諍论,直如文坛的空谷足音。
5、特以怀抱奇略,无所发抒,又好为新奇异谊可怪之论,为世骇愕,遂被以放诞奇辟之行。
6、他不但文笔一流,又常能发抒别人所不敢发之诤论,直如文坛的空谷足音。
7、年会经连日在中国海南集会,与会的亚洲产、官、学顶级菁英,各就主题“包容性发展”和23个专业议题发抒意见、热烈商讨、尽情沟通后,于16日落下幕帷。
8、这是笔者透过影像对过去的阶段性告别,也是确立自己未来在家庭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并用戏剧模式对这个题材发抒。
相关词语
- fā yù发育
- fā nàn发难
- fā xiào发笑
- fā yǎng发痒
- fā pái发牌
- fā pàng发胖
- fā bìng发病
- bìng fā并发
- dǎ fā打发
- fā yán发炎
- fā àn发案
- fā gēn发根
- fā sàn发散
- dà fā大发
- fā suān发酸
- bān fā颁发
- fā wēi发威
- fà láng发廊
- fā gěi发给
- fā dāi发呆
- zhí shū jǐ jiàn直抒己见
- shū cè抒厕
- shū xiě抒写
- shū qíng抒情
- shū cí抒词
- fā shū发抒
- shū fā抒发
- shū fèn抒愤
- jiè wù shū qíng借物抒情
- shū yì抒意
- zhí shū直抒
- shū xīn抒心
- shēn shū申抒
- shū huái抒怀
- gè shū jǐ jiàn各抒己见
- shū sī抒思
- shū hùn抒溷
- gè shū suǒ jiàn各抒所见
- shū qíng shī抒情诗
- zhí shū xiōng yì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