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

词语解释
党项[ dǎng xiàng ]
⒈ 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海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党项羌”。古族名。 西羌 的一支。 南北朝 时,分布在今 青海、甘肃、四川 边缘地带,从事畜牧。 唐 时迁居今 甘肃、宁夏、陕北 一带。 北宋 时其族人 李元昊 称帝,建立以 党项 族为主的地方政权,史称 西夏。
⒉ 黨項:古代 羌 族的一支。 北宋 时建立 西夏 政权,地区包括今 甘肃、陕西、内蒙古 的各一部分和 宁夏。参见“党项”。
引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狄青》:“狄青 为 延州 指挥使, 党项 犯塞时,亲募万胜军。”
国语辞典
党项[ dǎng xiàng ]
⒈ 古代三苗的遗裔。居析支之地,汉时为西羌别种,也称为「党项羌」。唐赐姓李,世为夏州节度使。宋赐姓赵,传至元昊,举兵反,称帝,史称为「西夏」。
分字解释
※ "党项"的意思解释、党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塞上江南、口弦、回回帽、西夏国、党项文、镇北堡影视城。
2、白夜只是她从西夏来到中原后入乡随俗起的名字罢了,她原名没藏白夜,是党项人,而党项族原本是羌族的一支。
3、自田缙统夏州,以贪狠侵扰,党项苦之,屡引西戎犯塞。
4、或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仪同三司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三司祁绪等谋反,下有司案验,奏:谐谋令祁绪勒党项兵断巴、蜀。
5、而就整个西北沿边地区来说,吐蕃诸部及党项羌部大量散居,他们各自成为宋夏抗争的前沿力量。
6、笔者从历史史实和逻辑推理两个方,论证了党项民族是直接在宗族部族的新基础上,完成了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建立。
7、一是前赴后继,万难不屈,直到全部牺牲;二是尊饮血王党项罗刹为王,朝着一个践踏了习惯与规矩的阴恶暴君俯首称臣。
8、那可是一块上好的滩羊皮垫子,在八百年前的西夏,这种滩羊皮可是珍贵的贡品,只有党项贵族才能享用。
9、契丹已亡,党项疲弱,金国又与我朝交好,正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何来拼命一说?
10、十二月,以凤翔节度使李业、河东节度使李试着兼招讨党项使。
11、它们体会过匈奴人的强悍血勇风逐云动,见识过党项人的性如烈火快意恩仇,还见证过蒙古人的铁骑汹涌纵横亚欧。
12、因为除了沙延嗣和贺行文,还有阎守义、邓刀儿、董章这三个人的婚事,是高宪亲自托负她帮忙找个合适的党项女子,她也很乐意帮这些年轻人一把。
13、蒋拾鑫和那几个党项败类是蒲柳氏遇害案的重要人证,全数移交谢仲举。
14、而更严重的是几十年后的1038年,一直是北宋臣属的党项夏州节度使的李元昊,称帝独立为西夏国了。
15、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16、今年来辽军频繁犯我边境,党项人对我虎视眈眈,我大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17、还没有找到父亲的骸骨,他暂时不想与党项人起冲突,他只能白天睡觉,晚上赶夜路,却没想到,晚上还真撞上事了,看来他是个衰仔啊。
18、唐朝时期党项族在吐蕃的进攻下不断向内地迁徙。
19、西夏晚期的石窟壁画艺术是在上述五个特点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具有强烈党项族艺术气质的石窟壁画艺术。
20、元代党项人后裔余阙记载当时的党项人,均面色黎黑,善骑射,有身长至八九尺者。
相关词语
- chì dǎng赤党
- yāo dǎng祅党
- dǎng méi党梅
- rú dǎng儒党
- xī dǎng西党
- dǎng xiàng党项
- dǎng lùn党论
- dǎng zhòng党众
- péng dǎng朋党
- dùn dǎng顿党
- dǎng zhèng党政
- dǎng yù党誉
- bāng dǎng邦党
- dǎng nì党逆
- dǎng xiào党校
- bīn dǎng宾党
- dǎng zǔ党组
- dǎng xìn党信
- sǐ dǎng死党
- fàng dǎng放党
- é xiàng yǐ鹅项椅
- zhèng xiàng正项
- juān xiàng捐项
- liú xiàng刘项
- xiàng chéng项城
- cáo xiàng漕项
- cún xiàng存项
- niù xiàng拗项
- xiàng shù项数
- xiàng xià项下
- zhōng xiàng中项
- shì xiàng事项
- xiàng tuó项橐
- xiàng liàn项链
- hòu xiàng后项
- yān xiàng咽项
- fèi xiàng费项
- lián xiàng连项
- shàng xiàng上项
- xiù xiàng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