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òu zhèng
注音ㄉㄡˋ ㄓㄥˋ
繁体鬥諍
⒈ 亦作“斗诤”。
⒉ 同“斗争”。
⒈ 亦作“鬭諍”。同“斗争”。
引《百喻经·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二人鬭諍,遂至天明,既相覩已,方知非鬼。”
《陈书·傅縡传》:“讎敌鬭讼,岂我事焉;罪业聚集,鬭諍者所畏耳。”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由此济洞二宗,各以其所见,互相是非,浴血而战……夫岂所谓鬭諍坚固者非耶?”
1、如是三业辗转,斗诤恼乱,常作不饶益事,所谓:“一见冤家,分外眼红”。
2、比丘熹斗诤,共相骂詈,彼此诤言,口如刀剑,互求长短,是为疾灭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