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ào gǎi
注音ㄐ一ㄠˋ ㄍㄞˇ
⒈ 在校样上标出与手稿或上次清样不一致的地方。
英alteration; read and correct proofs;
⒈ 校对改正。
引清 叶廷琯 《吹网录·顾涧薲校刻宋本<尔雅>》:“涧翁 续得 宋 刊祖本,校改若干字,旋以板片赠其门人 程禀初。”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你也标点,我也标点,你也作序,我也作序,他也校改,这也校改,又不肯好好的做,结果只是糟蹋了书。”
⒈ 校对错误并加以改正。
例如:「校改书籍要抱持谨慎严肃的态度,切莫敷衍了事。」
1、1950年冬,时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的刘伯承,就积极倡导研究《孙子》,将其作为“战役法”课程的指导教材,亲自校改《兵势篇》,并登台为学员讲解。
2、据了解,宝安区今年秋季有三所新校投入使用,还有两所旧校改扩建完工投入使用,总共新增学位5700多个。
3、其他校改记录如增补、删节及误字改正也以同样的方式显示.
4、校改记录如误字改正也以同样的方式显示。
5、9、所有校改记录均以内嵌式视窗显示,只要把滑鼠座标移至已标示的字词,有关资料便会自动显示。
6、他校改了我写得不好的作文。
7、同时我还问她,我可不可以找个私立学校改学“法律助理”,因为我看到有招法律助理的广告。
8、为了纪念白求恩,晋察冀军区将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学校。
9、所有校改记录均以内嵌式视窗显示,只要把滑鼠座标移至已标示的字词,有关资料便会自动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