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馑

词语解释
饥馑[ jī jǐn ]
⒈ 灾荒;荒年。五谷收成不好叫“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
例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英famine; crop failure; distitution;
引证解释
⒈ 灾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飢,通“饥”。
引《史记·货殖列传》:“地埶饶食,无飢饉之患。”
宋 苏轼 《送孙勉》诗:“是时累飢饉,尝苦盗贼变。”
一本作“饥饉”。灾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 《诗·小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饉降臻。”
宋 司马光 《苦雨》诗:“连年困饥饉,此际庶和熟。”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国语辞典
饥馑[ jī jǐn ]
⒈ 荒年。也作「饥歉」。
引《左传·昭公元年》:「虽有饥馑,必有丰年。」
《西游记·第一四回》:「向日年程饥馑,也来外面求乞。」
反丰收
分字解释
※ "饥馑"的意思解释、饥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年是大旱之年,很多地方都闹饥馑.
2、接下来,面临饥馑的人越来越多;资源争夺愈演愈烈;贫富对峙日趋明朗。
3、时年河朔饥馑,前任刺史苛暴,百姓多数流徙散亡。
4、在饥馑仍在肆虐的地方,以马内利啊,求你展开翅膀,佑护你的儿女免于野有饿殍!
5、“水利兴则黄岩无旱潦之灾,黄岩熟则台州无饥馑之苦”。
6、当时“以国土夷旷,庶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救荒本草》。
7、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有效地解决了灌溉、泄洪和排沙的问题,从此,成都平原成为了一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8、而最主要的应对机制就是地下市场和交易网络,为应付饥馑、打破国家的食物分配体系,它们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9、为什么你和你的人民宁愿死于刀剑、饥馑和瘟疫,如同上主对不愿服事巴比伦王的民族所警告的呢?
10、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流离道路,转死沟壑,十八九焉。
11、清初流民潮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灾荒饥馑与兵燹。
12、英语文章阅读网联合国称,位于肯尼亚的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逃避饥馑和战乱的索马里人的家爆发霍乱…
13、救援组织筹集了大量资金,但是人们很快就把这饥馑的事放在脑后了。
14、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乐的结果,“四方饥馑,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
15、吾以心腹仗尔,不能驾驭此辈,误我何多?百姓遭罹饥馑,不可虐用。
16、遭难已久,饥馑荐臻,或以糊口之功,私力窃盗;或不识王命,藏窜山薮;或为囚徒,先被执系,元元之命,甚可哀愍。
17、由那些预先安排给消瘦症患者免于饥馑措施付出的代价就是,要做到这些相当无能为力。
18、那个国家的人民濒于饥馑的边缘。
19、宋体>在玫瑰绽放的日子,爱情是醉人的醇酒,——一旦花残红谢,它就成为饥馑中的食物。
20、洪水造饥馑,瑞雪兆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