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zhōu

知州


拼音zhī zhōu
注音ㄓ ㄓㄡ

知州

词语解释

知州[ zhī zhōu ]

⒈  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宋 初鉴于 五代 藩镇之乱,留居诸镇节度于京师,而以朝臣出守列郡,称“权知某军州事”,意为暂行主管某军州兵政、民政事务。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总理郡政,省称曰知州。 明 清 因之,并定知州为官名。

《宋史·徽宗纪四》:“方腊 陷 处州,淮南 盗 宋江 等犯 淮阳军 ……命知州 张叔夜 招降之。”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他身上原有一个州同,就此加捐一个知州,又捐了一个十成花样,归部銓选。”

分字解释


※ "知州"的意思解释、知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用张良洞的庙产办书院,几任知州都弄不成事,原因是庙主持的头不好剃!

2、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前任知州大人所经手之事了,但大同地胡云峰总兵可不管你忻州前后两任知州地**倒灶之事,只管是派人催要军粮、军资。

3、仍委逐处知州、能判、知县、监官同检视,而转运司总之。

4、后又由知州王钦应诏辟荐赴朝.

5、这位伟大的诗人曾经做过扬州知州.

6、濒行,举直隶守道董秉忠、通州知州于成龙、南路通判陈天栋、柏乡知县邵嗣尧、阜城知县王燮、高阳知县孙宏业、霸州州判卫济贤并堪大用,得旨俞行。

7、那知州今早被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查出了贪污舞弊,赵小霸王之前的几桩人命案也被翻了出来,更有无数乡亲听说消息赶去告状。

8、萧府自从二爷萧运达从知州被贬为知县后,就没起过什么鸡飞狗跳的波澜了。

9、他任期未满,于崇祯十三年(1640)辞官归里,十六年(1643)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毫州(今安徽阜阳地区)知州(正五品),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

10、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

11、次日上午,大小官员和当地名流便三三两两前来拜谒新任知州,早上还冷清孤寒的公馆顿时热闹暄腾起来。

12、俩人你吹我捧侃得热闹,却没曾想旁边黄知县、刘知州两人吓得腿都软了!方才朱大贵随口胡诌的这几位,那可都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13、1907年,孙禄堂随徐世昌去东北,为徐之幕宾,曾被保荐为知县、知州,但他淡于仕途,未临位。

14、谁跑得更快,谁那边的领土就会多一些,在两个壮汉的会合处立一界碑,郎知州亲笔题名:“黔蜀门屏”。

15、在这里,义天受到了密州知州范锷的热情招待,安排在板桥镇圣寿院和密州资福寺等名寺院斋宿。

16、在地方,则削夺节度使权力,以文臣为知州、知县;废除“留州”。

17、王爷,兖州知州丙辰曾向微臣举荐过此人,微臣也觉得此人气宇轩昂,是个有才能的人。

18、据说扬州知州吕颐隆早已把州衙府署修饰一新,以此作为高宗的行宫。

19、端拱元年八月,清远县廨舍有凤集柏树,高六尺,众禽随之东北去,知州李昌龄图以献。

20、城中守军粮尽援绝,知州姚舜明、统制刘绍先弃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