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笔头上的毛。
引《陈书·儒林传·郑灼》:“灼 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每削用之。”唐 姚合 《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诗:“晓起题诗报,寒凘满笔毫。”
1、先用中小号狼毫笔,蘸水在小碟中将墨调开,笔尖蘸墨较浓,笔根墨淡,注意笔毫含水不要太多,于湿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