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重九登高重九登高的意思
chóngjiǔdēnggāo

重九登高


拼音chóng jiǔ dēng gāo
注音ㄔㄨㄥˊ ㄐ一ㄡˇ ㄉㄥ ㄍㄠ

重九登高

词语解释

重九登高[ chóng jiǔ dēng gāo ]

⒈  旧俗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以绛囊盛茱萸,登高山,饮菊酒,谓可以避邪免灾。

引证解释

⒈  旧俗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以绛囊盛茱萸,登高山,饮菊酒,谓可以避邪免灾。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重阳登高》:“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 闻之,曰:‘此可以代矣。’今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因此也。”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竹阴读画》:“而且我在几天前的重九登高的时候,分明是从这儿经过过的,那真可算是‘过门而不入’了。”

国语辞典

重九登高[ chóng jiǔ dēng gāo ]

⒈  旧俗在阴历九月九日佩带茱萸爬登高山,饮菊花酒,以为能消灾避害。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分字解释


※ "重九登高"的意思解释、重九登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所以古人“避疫”皆出于本能反应,如重九登高健身等,这种本能经验与医理上对瘟疫传染的阐明没有直接的联系。

2、有一种可能是,今天由于科学昌明,重九登高,饮菊酒佩茱萸以辟邪除害这一民俗已经不那么容易让人信服了。

3、重九登高赏秋意欢声笑语满蜀山。

4、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5、四年,重九登高,于高水南阜,祭天,赐从臣命妇菊花酒。

6、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7、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但不一定可靠。

8、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9、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

10、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1、事情传开后,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2、索句渝州叶正黄,重阳恰逢双九日,山城风光无限好,火锅面前饮菊酒,登高活动不能少,放眼重庆望夜景,祝福信息发一条,愿君重九过的好!

13、山石淡皴浓点,施以淡赭石色,山顶有一楼阁,后之城墙渐远渐淡,侧有三高士,缓步上坡,各具动态,点出重九登高之主题。

14、广东惠州新老客家重九登高祈福作者。

15、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16、金秋重九,气爽宜人,叹流年之快兮,斗转星移;观鸟兽知秋兮,雁阵南回。重阳到来兮相思浓郁,怀念故人兮扫陵祭酒,盼团圆兮早日归乡,遍插茱萸兮平平安安;登高望远兮健康延年。

17、有意思的是,当时在中央大学任教的国学大师黄侃,上巳玄武湖修禊他受邀请却未赴约,重九登高因此未被邀请。

18、秋高气爽,彩云追月,头插茱萸,登高遥望,思念一缕缕。手捧菊花,举杯共饮,芳香一幽幽,相思重九九。重阳佳节,愿人寿花香,情意长久。

19、古时登高源于“避祸”,如今在秋高气爽的日子,登山成为人们运动健身、感受自然的传统活动,不少地方的重九登高节还吸引众多游人前往。

20、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