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

色身


拼音sè shēn
注音ㄙㄜˋ ㄕㄣ

色身

词语解释

色身[ sè shēn ]

⒈  佛教语。即肉身。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即肉身。

《楞严经》卷十:“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金刚经·离色离相分》:“如来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
陈雄 注引《坛经》:“皮肉是色身。”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则菩萨应化,咸同色身,诸佛浄土,皆为揣食。”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了公 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不坏。”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小僧出家人,只这个色身,尚非我有,何况外物乎?”

国语辞典

色身[ sè shēn ]

⒈  佛教用语。指肉体。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小僧出家人,只这个色身尚非我有,何况外物乎!」

分字解释


※ "色身"的意思解释、色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色身的形状多大程度上属于那团雾体的固有性质?

2、身城表现为佛陀的色身(Rupakaya)并且它包围着语城。

3、故我佛如来,先撇去色身,刖足断臂,不以为意,故能成佛作祖.

4、色身受苦受罪,岂有丝毫漏脱?所以必要大众把色身看轻,法身看重,借假修真,保真弃假,以求脱离苦海。

5、它和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但我们也容易忽略了它,反而全神贯注于虚幻的色身

6、色身仿佛是一股原子感的雾体,你开始看见辨识如何与那团雾体相互作用。

7、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8、佛陀见及于此,干脆不走从色身、物质中觅永生的路径,而到自心中寻究生死之源,从宇宙万法中概括归纳出真实之理性,自净其心,灭生死之因,与真实相应。

9、于是这种直接经验让他明白:“当有弯曲四肢的心念,色身弯曲的过程生起;

10、一个人除了父母赋予的这个色身,还需要有一种精神生命。一个学佛人的精神生命就是皈依三宝。

11、它能变化出无数的色身来做佛事。

12、色身虽在尘旁,内心恒常清静,是自在人。自在人在生活中,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林清玄

13、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14、你可曾遇上解脱的人,或者解脱的其中一个先决条件是否要放弃色身

15、不管是否看见佛陀的色身,他都会感到安心,因为他看见了真正的佛陀,也就是如实地真见,这是每个人都本来具足的。

16、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17、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

18、人于气绝命终后,神识脱离色身,尚在昏沈恍惚之境,约三、四日,犹不知己身已亡。

19、是的, 这色身和血肉将毁坏。

20、最后,你达到一种令出入息寂止下来的呼吸辨识,那时便可以对更精细的色身辨识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