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èi dàn
注音ㄨㄟˋ ㄉㄢˋ
繁体畏憚
⒈ 畏惧。
⒉ 敬畏。
⒈ 畏惧。
引《史记·田叔列传》:“三河 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
宋 苏洵 《衡论上·广士》:“老姦大豪,畏惮慑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可巧来了一位别房的房官,是个老翰林,著名的是个‘ 清 朝 孔夫子 ’,没有人不畏惮他的。”
沙汀 《磁力》:“实际上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个足以使人畏惮的人。”
⒉ 敬畏。
引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为諫议大夫……未至京师,人皆想望风采,云:‘ 城 山人能自苦刻,不乐名利,必諫諍死职下。’咸畏惮之。”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诗之二:“与君夙倾盖,意气两不违;但觉多畏惮,愧无受益资。”
《明史·刘昱传》:“出为 河南 参政,改 交阯。严肃有治材,吏民畏惮。”
1、玄备世臣,并居列位,而包藏祸心,构图凶逆,交关阉竖,授以奸计,畏惮天威,不敢显谋,乃欲要君胁上,肆其诈虐,谋诛良辅,擅相建立,将以倾覆京室,颠危社稷。
2、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
3、公主畏惮窦宪的势焰,不敢与其相争。
4、百官畏惮,莫不响应,惟张奂拒绝了请求。
5、魏晋易代之际,以敢于挺身参奏“朝野畏惮”的伊莫而著称的何曾,入晋之后的奢靡程度,连当年被他参倒的伊莫都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