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àiyǎn

蔡琰


拼音cài yǎn
注音ㄘㄞˋ 一ㄢˇ

蔡琰

词语解释

⒈  东汉诗人。字文姬,又作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女。蔡邕女。自幼博学通音律,初嫁河东人卫仲道,夫死,回娘家。董卓之乱中,被掠入南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用重金赎回,再嫁屯田都尉董祀。有五言诗及骚体《悲愤诗》各一篇,前者为其代表作。另有《胡笳十八拍》一篇,现一般认为是后人假托之作。

国语辞典

蔡琰[ cài yǎn ]

⒈  人名。(西元172~?)​字文姬,东汉陈留人,蔡邕之女,有才思,解音律,嫁卫仲道,夫亡无子。兴平年间,天下丧乱,为胡骑所获,在胡十二年,曹操以金璧赎归之。作〈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后再嫁董祀。

德语Cai Wenji (Eig, Pers, 177 - 250)​

分字解释


※ "蔡琰"的意思解释、蔡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蔡琰主要生活在建安年间,五言《悲愤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以后。

2、与蔡琰同房时,都是栾奕处于主导地位,其模式有点像是嫖客进房,娇滴滴的蔡琰半曲半就,有点曲意迎合的意思。

3、周坚不习惯跪坐,而且也不舒服,就指导篾匠做了几把椅子桌几,不料却被周尚贬斥为玩物丧志,因此不敢在家中摆,就送给了蔡琰,只有在这里,才能坐坐椅子。

4、原来不知不觉间,座下的马儿,渐渐靠近了蔡琰所坐的辎车。

5、蔡邕,一代大文豪、书法家,首创飞白体字,除此之外,他还是大才女蔡琰的父亲。

6、蔡琰偷偷拉住,示意观察伏寿,伏寿兴奋的无以复加,仍然保持这皇室的威仪,举止优雅、大方得体,让蔡琰猛然醒悟,摆衣弄裙,越学越紧张。

7、眼前蔡琰正值豆蔻,十三四岁,黄炎更确信这丫头应是生于年,养成一两年后,就可以 双栖双宿 了……

8、看今日作赋时蔡琰的娇羞模样,只要在加上一把子力气,十有八九就要成自己人了。

9、前次收到蔡邕来信,说是那卫仲道已经亡故,蔡琰就此守了望门寡,蔡邕本待再选佳婿,蔡琰却执意不肯。

10、蔡琰不愧是才女,创造出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而且今天她弹奏李忠敢肯定一定是她自己创造的。

11、食辨劳薪 乱真不辨 曲学多辨 烈火辨日 牛马不辨 析辨诡辞 鉴毛辨色 钟能辨盗 言约理辨 饮水辨源 审思明辨 明辨是非 莫辨楮叶 未辨菽麦 蔡琰辨琴 析辨诡词 烈火辨玉 不辨菽麦 离经辨志 鉴貌辨色 不辨真伪 历历可辨 见貌辨色

12、蔡琰挣脱了出来,惶急地朝兽皮制作的屏风后面躲去。

13、眼前蔡琰正值豆蔻,十三四岁,黄炎更确信这丫头应是生于177年,养成一两年后,就可以双栖双宿了……

14、独独剩下蔡琰一人望着张蛮鱼一如当日为他扎针时一样的白嫩肌肉,脑海中回想起和他自初逢至如今的点点滴滴,不由痴了。

15、相婉辞,说明蔡琰是颇知男女之防的。

16、旁边立着的蔡琰看得心里泛酸,不禁抽抽鼻子,眼泪不自觉得便流了下来,毕竟女人还是多情善感的动物。

17、不过,按照史记记载洛阳的蔡府应该就是蔡邕的府,而那个丫环口中的小姐应该就是长女蔡琰,字昭姬,因犯讳(司马昭的纬字)才改为文姬。

18、在一片大赞恭维声中,王信、蔡琰各自归座。

19、蔡琰对自己刚才的急中生智自鸣得意,如果她会下象棋的话,一定会觉得自己这招就叫做丢车保帅。

20、其女蔡琰,才貌双绝,精通乐曲,因与其父修撰汉史而名传后世,只是命途坎坷,出嫁不久夫亡,正值匈奴作乱,被匈奴虏去塞外十多年,命运之坎坷,令无数人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