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 mí zhōu
注音ㄐ一 ㄇ一ˊ ㄓㄡ
繁体羈縻州
⒈ 古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
⒈ 古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
引《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羈縻云。”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羁縻》:“荆 广 川峡、溪洞诸蛮,及部落蕃夷受本朝官封而时有进贡者,本朝悉制为羈縻州,盖如 汉 唐 置都护之类也。”
《明史·地理志一》:“终 明 之世……羈縻之府十有九,州四十有七,县六。”
1、姚州都督府东部滇池秦臧地区是唐朝西南边疆战略要地,所置十二羁縻州的具体地望至今多不清楚。
2、也有人说“洞”是唐朝对邕州羁縻州基层行政组织的称谓,吴洞是今天的壮族地区,在壮族的婚恋风俗中,“鞋”是定情之物,并且是女方送给男方的。
3、唐代的渤海国,是唐代羁縻州中的一员.
4、吕蒙军攻取辰韩全境,迁各部首领往许昌羁縻,然后安抚百姓,在辰韩地置绥东郡,改王城为绥东城,调宗预为绥东太守,属亶州辖制,以陈琮(表字公华)补张掖太守。
5、夷州也是大唐黔中道黔州下辖49羁縻州之一,所辖五县,绥阳、都上、义泉、洋川、宁夷。
6、移民过去,还有就是唐代在那些地区直接或间接地有效控制,如安西都护府、羁縻州、羁縻都督府的机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