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shū

鲍叔


拼音bào shū
注音ㄅㄠˋ ㄕㄨ

繁体鮑叔

鲍叔

词语解释

鲍叔[ bào shū ]

⒈  鲍叔牙的别称。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并笃于友谊称于世。后常以“鲍叔”代称知己好友。

引证解释

⒈  鲍叔牙 的别称。 春秋 时 齐国 大夫。以知人并笃于友谊称于世。后常以“鲍叔”代称知己好友。参阅《史记·管晏列传》。

唐 元稹 《寄乐天》诗:“惟应 鲍叔 犹怜我,自保 曾参 不杀人。”
邹韬奋 《经历》十二:“在我苦学的时候, 郁先生 实在可算是我的‘鲍叔’。”

分字解释


※ "鲍叔"的意思解释、鲍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时人们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却称赞鲍叔牙的知人.

2、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了莒国。

3、鲍叔牙一面快马向齐桓公报信,一面命人在管仲避难的地方高筑拜相台,宣读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的诏书。

4、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知名不显于天下也。

5、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造句 网】。

6、相公因2000多年前的春秋名相管仲在此居住而得名,历史上有名的管鲍分金、鲍叔牙替管仲千里探母的故事广为流传,大范庄遗址出土的蛋壳陶闻名全国。

7、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也。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鲍叔非能举贤,不是不举;小白非能用仇,不得不用。列子

8、有胸怀者能荐贤,如春秋时齐国鲍叔牙力荐管仲,自己甘居其下;如塞内加尔第一任总统桑戈尔让位于迪乌夫,自己乐于隐退。这样的胸怀,对国家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都是十分有益的。

9、司马迁写管仲,是以鲍叔让贤和管仲为政为主要内容,突出的是管仲之才,而写晏婴是以其赎贤、荐贤和“节俭力行”为主,突出的是晏婴之品。

10、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推金相让,宽厚为怀,“管鲍分金”遂成为千古美谈。

11、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12、鲍叔、敬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13、最恨的是您,果为您是我进建上开做的“恩人”;最爱的也是您,果为您是我生少中为鉴的朋友。旧日一别,如同管仲之得鲍叔牙,茫茫天涯,叫我到那边去寻寻我最爱的“好友”。

14、相公因2000多年前的年岁名相管仲在此居住而患上名,历史上驰名的管鲍分金、鲍叔牙替管仲千里探母的故事广为传布,大大年夜范庄遗迹出土的蛋壳陶驰誉天下。

15、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

16、春秋时期,齐国发生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纷纷到国外避难。后来公子小白回国继位成为齐桓公,鲍叔牙建议齐桓公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相国,齐桓公想成就霸业,就用三衅三浴的礼节亲自到郊外去迎接管仲。管仲辅佐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17、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

18、公元前686年夏,鲍叔牙护齐公子小白奔莒避乱,留下一个齐国版的卧薪尝胆故事——“毋忘在莒”,次年小白返齐登基,有了一代霸主齐桓公。

19、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

20、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