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é xíng
注音ㄒㄩㄝˊ ㄒ一ㄥˊ
繁体學行
⒈ 学问品行。
⒈ 学问品行。
引《后汉书·儒林传下·锺兴》:“恭(丁恭 )荐 兴 学行高明, 光武 召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
《陈书·姚察传》:“闻 姚察 学行,当今无比。”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曾大父讳 重桂,乡贡进士,有学行,学者尊之曰 介轩先生。”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政总裁先后甄拔得人》:“诸城 竇东皋 先生 光鼐,学行深纯。”
⒈ 学问和品行。
引《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道之渊薮,六艺所宗,宜学行优劣,待以不次之位。」
1、亲授子景伯、景光《九经》义,学行修明,并当世名士。
2、慧文禅师学行精严,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一语,和《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一偈(造句 网)。
3、慧文禅师学行精严,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一语,和《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一偈。
4、对教师的教学起作用理论必须根植于教育者的实践,并通过与教师的实践共生共长,被教师涵化在教学行动中。
5、博学不过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鉴别力则是美术的判别问题,中国人于评论一个文人时,必拿他的学行和识见分开来讲。
6、王基学行坚白,掌统方任,垂称著绩。
7、心灵学行为,如心电感应和测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