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公意


拼音gōng yì
注音ㄍㄨㄥ 一ˋ

公意

词语解释

公意[ gōng yì ]

⒈  公众的意愿;共同的意见。

引证解释

⒈  公众的意愿;共同的意见。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据 丛 说,虽由他出面,而一味代行大家的公意。”
毛泽东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中国共产党认为,上述各项条件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公意,只有在上述各项条件之下所建立的和平,才是真正的民主的和平。”

国语辞典

公意[ gōng yì ]

⒈  全体或多数人的意思。

如:「政府的施政措施,应以全国人民的公意为准。」

私意

分字解释


※ "公意"的意思解释、公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外,恶名不是法律上或者推理上的,而是公意上的;但严刑酷法使无辜的受刑者背负恶名,因此它对清除恶名毫无益处。

2、”“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3、笔者将介绍卢梭公意思想的提出和实现途径,以及对此思想的性质做一简单介绍。

4、我们理应本着对历史的敬畏,以一种种“透视主义”的态度拥抱涵蕴历史公意的经典。

5、国家被看作是普遍的善或公意的代表.

6、不,公意总是不变的、不易败的、纯洁的,不过,公意从属于比它优先的其他意志。

7、这场非法的“占中”活动,不过是以少数人的私意与肆意来对抗多数人的公意与民意,走向了民主和法治的反面。

8、公意是指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它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9、摘要卢梭认为,公意就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升华.

10、正是由于公意的内涵和特征,使其成为“政治学的尖端”和卢梭整个政治哲学思想体系的“灵魂”。

11、当卢梭推出“公意”的说法,这里的“民”,已经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个的个人的集合,而是美好和抽象的、非常虚幻的“人民”整体。而虚幻整体所拥有的权利,已经由罗伯斯比尔们,接着“人民”的名义在掌控和操纵。

12、任何一种“主义”,都自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破解了人类历史的方程和密码,都自觉为公意代表、良知化身,心理上早就有了道德优越和不容商榷的霸道……于是在行动上,也总试图用自己的原则和尺度占领世界,以自己的标准改造或消灭别的标准。王开岭

13、甚至在为了金钱而出卖其投票权中,他不是压制自身内在的公意,而是回避公意

14、“公意学说”是贯穿《社会契约论》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卢梭思想的钥匙。

15、作为一个共同体,我们已经用我们的原则表达了我们的公意

16、康德的定言令式程序,亚当·斯密的公正旁观者,和卢梭的公意等是道德观点中一些主要的代表者。

17、我们理应本着对历史的敬畏[造句 网],以一种“透视主义”的态度拥抱涵蕴历史公意的经典。

18、结社权利在法国迟迟得不到立法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种反中间团体的公意政治文化的长期存在。

19、文章试从“公意”概念入手,对卢梭的“公意”学说作一个粗浅的反思。

20、例如,鉴于当时修订不平等条约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的社会公意,国际公法学界对此类问题投注大量精力且成果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