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xiè

郑燮


拼音zhèng xiè
注音ㄓㄥˋ ㄒ一ㄝˋ

繁体鄭燮

郑燮

词语解释

郑燮[ zhèng xiè ]

⒈  (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门而罢官。为“扬州八怪”之一。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兰竹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著有《板桥全集》。

国语辞典

郑燮[ zhèng xiè ]

⒈  人名。(西元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著有板桥全集。

分字解释


※ "郑燮"的意思解释、郑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简要地介绍了“扬州八怪”之一,清朝画家郑燮及其在绘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绘画理论。

2、古代名臣良吏如包拯、海瑞、郑燮、林则徐等都有这方面佳誉。

3、一幅“当代画”能卖六两银子,不禁使人想起郑燮在扬州的鬻画润格,其中的大幅标价也是六两。

4、曾先后三次到扬州,长期居留,与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等,并称“扬州八怪”。

5、从清初大画家石涛,到清中期以郑燮、金农、李鱓、黄慎等为代表的“扬州八怪”,都极大地影响着当时的画坛,使扬州绘画之风蔚然。

6、乾隆二十七年岁在壬午三月既望,板桥弟郑燮拜手。

7、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8、厉鹗、过春山学朱,郑燮、蒋士铨学陈,然皆不免佻巧粗犷之病。

9、那是在琉璃厂一家书店里,看到一部由郑燮本人手书上版、倩金陵名刻工司徒文膏梓行的板桥诗文集,因为已是后印,价钱还不算很贵。

10、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金农,以楷笔作隶,朴质有趣;郑燮的“六分半书”将隶入于行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