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ě mǐn
注音ㄎㄜˇ ㄇ一ㄣˇ
⒈ 亦作“可悯”。亦作“可闵”。
⒉ 令人怜悯。
⒈ 亦作“可悯”。亦作“可閔”。令人怜悯。
引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本无改过自新之意,有何可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刘 某忠愤死节,深为可悯。”
张孝若 《辛亥革命前后及南京政府成立》:“於此见此公非甚昏愚,特在廷阿諛者众,致成其闒茸之过,贪黷之名,可閔哉。”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是这么一个讨厌而又可悯的性格。”
1、又主偷五匹、常偷四十匹,谓应见优量者,实以小吏无知,临财易昧,或由疏慢,事蹈重科,求之于心,常有可愍,故欲小进匹数,宽其性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