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án háo
注音ㄒ一ㄢˊ ㄏㄠˊ
繁体賢豪
⒈ 贤明豪迈。
⒉ 贤士豪杰。
⒈ 贤明豪迈。
引汉 刘向 《说苑·政理》:“文侯 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柳宗元敢为诞妄》:“其称 温 之弟 恭 亦贤豪絶人者。”
明 许三阶 《节侠记·开宗》:“公子贤豪,将军义侠。”
⒉ 贤士豪杰。
引《史记·刺客列传》:“荆軻 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起 乃为置酒,悉召贤豪为会,阴令术者徧视之,皆不足当。”
《明史·俞大猷传》:“大猷 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
孙中山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1、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
2、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3、有贤豪之士,不须限于下位;有智略之才,不必试以弓马;有山林之杰,不可撙其贫贱。欧阳修
4、孔灵公辞官后卜居樟林,曾建家庙并修家谱,“贤豪游其门,皆得习知其谱焉”。
5、郭卿谈笑吐深谋,海内贤豪竞驰突。
6、在讨论这些名人贤豪与古徽州地区的关系时,董其昌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