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ǐ

毁誉


拼音huǐ yù
注音ㄏㄨㄟˇ ㄩˋ

繁体毀譽

毁誉

词语解释

毁誉[ huǐ yù ]

⒈  毁损与赞誉。

《京都纪事》播放后,毁誉不一。

praise or blame;

引证解释

⒈  诋毁和赞誉。

《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飢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而 洪 之为人,信心而行,毁誉皆置於不闻。”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梁启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及为外界毁誉之所刺激,或半途变更废止,不能达其目的者,必其自信力不足也。”
鲁迅 《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但我于音韵学一无所知,毁誉两面,都不配说一句话。”

国语辞典

毁誉[ huǐ yù ]

⒈  非议与称赞。

《抱朴子·外篇·自叙》:「而洪之为人,信心而行,毁誉皆置于不闻。」
《管子·形势》:「訾讆之人得用,则人主之明蔽,而毁誉之言起。任之大事,则事不成而祸患至。」

分字解释


※ "毁誉"的意思解释、毁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奸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壅塞主聪;各阿所以,令主失忠。

2、"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毁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

3、然而代深年远,其或字画讹谬,句读乖舛,有之不得,一概非议,毁誉四方,博识师德,善加考证诠次,申送教门改正刊行,犹为善果之一助也。

4、荆轲形象毁誉兼有的接受史反映了历史风云与文人情志双重筛选的结果,也成为中华民族心灵演进的一个真实面影。

5、埃及的现代旅游业可谓毁誉参半。

6、之一,其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可惜施政毁誉参半。

7、蒋光慈小说的艺术价值历来众说纷纭、毁誉不一。

8、故其立朝,于称讥毁誉,俱所不计,一切福国利民之事,挺然为之。

9、不做毁誉之事,更不要追随可能带来恶名而不是荣誉的风气。

10、比起现在的毁誉参半,布里顿的人品更崇高伟大,他的作品更举足轻重。

11、"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毁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

12、她报告说:"*权理事会席位的一半以上为非洲、亚洲和东欧的成员国占据,这些地区的*权记录毁誉不一。"。

13、“小我”之境,贪小利、存私欲、图虚名,难免私驱公权,失节毁誉;“大我”之境,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才能有助大局、堪当大任。

14、名声也带来了毁誉

15、孔子的形象也在毁誉褒贬的不同声音中变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16、"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毁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

17、十年功过毁誉,且待后人评说,正如他退任之前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18、但是美国兰德公司最近进行的研究提出了毁誉参半的评价。

19、尽管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燃气却是毁誉参半。

20、我不是你们的母亲,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使用内核调试器,我不会因为你自己的“毁誉”而轻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