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hān

酒酣


拼音jiǔ hān
注音ㄐ一ㄡˇ ㄏㄢ

酒酣

词语解释

酒酣[ jiǔ hān ]

⒈  谓酒喝得尽兴,畅快。

引证解释

⒈  谓酒喝得尽兴,畅快。

《吕氏春秋·长攻》:“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
《史记·高祖本纪》:“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六:“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振。”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六:“微雨喜初霽,酒酣江復清。”

国语辞典

酒酣[ jiǔ hān ]

⒈  饮酒尽兴而呈半醉状态。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六》:「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振。」

分字解释


※ "酒酣"的意思解释、酒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那时的严复意气风发,出于爱国之心,“极喜议论时事,酒酣耳热,一座尽倾,快意当前,不能自制,尤好讥评当路有气力人,以标风概”。

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王木木也清楚,客观地讲,即使是在前世,大公司庆典,酒酣耳熟、茶余饭饱之余,撤座后篷嚓嚓,陪舞的笑脸邀客,尽管专业,却也不能让每个人都下场的。

4、一番酒酣耳热之后,没有谁在动杯动筷子了,可说笑声的“声音”和“节奏”却慢慢增加了。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6、婚宴上,一个个喝得酒酣耳热。

7、酒馆中央摆放数张着能容纳十多人合坐的大型长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坐在一起,酒酣耳热之时,豪快的和周围之人谈笑风生。

8、当年诗仙李白游到此处,诗兴大发于石上饮酒,酒酣而绕石,诗成酒醉而剩酒流于石上,石醉而成‘醉石’,洗杯而有‘洗杯泉’。

9、琴乐为我跌宕,落花因我更残,催花未歇花奴音,酒酣恰见残红舞。周梦

10、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李白

11、陈司空侯安都,自以有安社稷之功,骄矜日甚,每侍宴酒酣,辄箕踞而坐。

12、那一夜,同学们在山上,酒酣耳热,高谈阔论,可痛快了!

13、这时的李永年正和几个狐朋狗友在一起喝酒,酒酣耳热的时候便也听到了这些异常的响动。

1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5、前日,泉州来厦游玩的张先生和朋友一行到厦大附近的某餐厅吃饭,酒酣耳热之时,没想到屁股下面的椅子意外脱榫损坏,加上地面湿滑,张先生重重摔在地上。

16、这种宴会刚开场的时候总是沉闷得很,直到喝到酒酣耳热前.

17、酒酣耳熟之际,已到了半夜时分。

18、法国红磨坊,酒酣舞狂放。

19、越京强者客栈内,众多食客酒酣耳热,正是大家大声高谈阔论,人声鼎沸的时候。

20、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刘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