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áng zhú
注音ㄏㄨㄤˊ ㄓㄨˊ
⒈ 竹名。
⒉ 竹丛。
⒈ 竹名。
引晋 戴凯之 《竹谱》:“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船,细者为笛。”
⒉ 竹丛。
引《汉书·严助传》:“臣闻 閔 非有城郭邑里也,处谿谷之间,篁竹之中。”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餘家。”
《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潮 为之谋,伏壮士数十人于篁竹中,伺 绪 至,挺剑大呼跃出,就马上擒之。”
⒈ 竹林。
引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记〉:「从小邱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1、院内篁竹带雨鲜,佛前祈祷瑞光现。
2、猩猩啼兮杜鹃叫,落日青枫山鬼啸。篁竹深岩不见天,我所悲兮在远道。
3、(闽)越方外之地,断发文身之民也,以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
4、竹有篁竹、邛竹、文竹、箭竹、棕竹、桃枝竹、斑皮竹等类。
5、老友新醅酒,清词韵待沽。欣然忘红尘,相约种篁竹!
6、雁林秋闲依篁竹眠,坐忘琴瑟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