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ē xí
注音ㄐ一ㄝ ㄒ一ˊ
⒈ 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
⒈ 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
引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行则连舆,止则接席。”
《旧唐书·哀帝纪》:“虽蓝衫鱼简,当一见而便许升堂;纵拖紫腰金,若非类而无令接席。”
明 胡应麟 《<诗薮>序》:“乘舟接席,相与扬搉古今,覈本支,程殿最。”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十六:“安石 负盛名,乃在衡门初。名僧既接席,妙伎亦同车。”
1、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2、所译波兰显克微支说部始,与先生接席温恭谦挹,初以为古今中庸者,久则以先生迹中庸而实狂猖者,当酒后掀髯跌荡放言,又非遁世无闷者,居府椽非其志,主讲大库又未能尽其学,终至阮醉屈沉,以诗词篆刻传,亦可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