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立政


拼音lì zhèng
注音ㄌ一ˋ ㄓㄥˋ

立政

词语解释

立政[ lì zhèng ]

⒈  谓建立长官。

⒉  确立为政之道。

⒊  莅政;临政。立,通“莅”。

引证解释

⒈  谓建立长官。

《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言国家建立长官,毋或用憸人也。”

⒉  确立为政之道。

汉 扬雄 《法言·先知》:“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

⒊  莅政;临政。立,通“涖”。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
司马贞 索隐:“《战国策》‘立’作‘涖’。”

国语辞典

立政[ lì zhèng ]

⒈  修立政教。

《书经·周官》:「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皆体天作制,顺时立政。」

分字解释


※ "立政"的意思解释、立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

2、1907年7月,梁启超在东京神田锦辉馆召开成立政闻社大会,这时,梁启超已预感革命党将与他为难,特意聘请日本“力士”保护,虽然如此,仍未免冲突。

3、诚实守信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标志,还是“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的基本准则。

4、明主立政,有功者赏,有能者官,劳大者禄厚,才高者爵尊。

5、明主立政,有功者赏,有能者官,劳大者禄厚,才高者爵尊。冯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