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gshān

硬山


拼音yìng shān
注音一ㄥˋ ㄕㄢ

硬山

词语解释

硬山[ yìng shān ]

⒈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国语辞典

硬山[ yìng shān ]

⒈  一种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建筑的双坡屋顶与两面山墙紧密接合,称为「硬山」。

分字解释


※ "硬山"的意思解释、硬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尹凡进入殿内眼前一亮,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前后出廊硬山式,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

2、广亮的大门楼,筒瓦硬山过垄脊,八字的青砖影壁,门对面一座一字影壁。

3、午朝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按帝王规制,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

4、仰山书院为三间出檐硬山式,二层楼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屋顶为三架梁结构,彩绘装饰,座北朝南建筑。

5、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

6、单体建筑形制基本相同,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布瓦顶,抬梁式构架,建筑装修精美,工艺手法多样。

7、童真宫是硬山式结构,青砖小瓦,坐北朝南,殿内祀童恢彩塑坐像,墙上彩绘壁画,记述童恢生平及驯虎故事。

8、亭顶的第一层为大式硬山调大脊,黑筒瓦,大吻曲卷;第二层为卷棚顶,箍头脊。

9、前殿三间,后两层楼,面阔三间,均为筒瓦硬山卷棚顶箍头脊。

10、园中屋顶有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形式;彩画主要运用了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两种皇家制式。

11、硬山筒瓦调大脊,合瓦顶,木结构小式作坊,彻上明造,檐枋上有苏氏彩绘。

12、原有观音阁重楼一座,筒瓦硬山卷棚顶箍头脊,南跨院有南房三间,正间带吞廊,筒瓦硬山调大脊;东西配房各三间,合瓦棋盘心顶。

13、前出廊,有檐柱,五架梁前单步梁,硬山布瓦顶。

14、中式园林建筑单层硬山卷棚垂脊顶。

15、阳坊药王庙现存后殿的正脊为硬山筒瓦调大脊,两端安螭吻,陡板正中雕刻“二龙戏珠”的龙纹砖雕,宝珠被祥云拱托,二龙张牙舞爪,欲试吞珠。

16、硬山式屋顶,碌灰筒瓦,青砖墙石脚,祠堂前旷地铺花岗岩条石。

17、它坐西南面东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五架梁,前檐有明廊,后檐带单步梁,土坯墙,硬山灰瓦顶,脊施有吻、兽。

18、堂屋亦采用抬梁式构架,屋顶使用悬山式两坡硬山屋顶,上覆小青瓦,其中两侧封火山墙前伸高于屋顶的“拉弓墙”最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