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āng zhú
注音ㄍㄨㄤ ㄓㄨˊ
繁体光燭
⒈ 照耀。
⒉ 犹明烛。
⒈ 照耀。
引战国 鲁仲连 《遗燕将书》:“﹝ 管仲 ﹞兼三行之过而为 五霸 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⒉ 犹明烛。
引南朝 梁 何逊 《看伏郎新婚》诗:“何如光烛夜,轻扇掩红妆。”
1、文章说,唐朝首都长安,实施宵禁,但在元宵前后三天,城开不夜,方便民众赏灯,光烛天地,百戏杂陈,热闹非凡,历代沿而成习,至今不歇,俗称“小过年”。
2、又岁余,忽有灵香郁烈,祥云满庭,天乐之音,震动林壑,光烛坛殿,如十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