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

词语解释
朝鲜族[ cháo xiǎn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76万(1982年)。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19世纪中叶开始从朝鲜大批迁入中国定居。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76万(1982年)。主要分布在 吉林、黑龙江 和 辽宁 等省。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19世纪中叶开始从 朝鲜 大批迁入 中国 定居。
国语辞典
朝鲜族[ cháo xiān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人口约有一百九十万。绝大部分是十九世纪以来,自朝鲜半岛迁入的朝鲜移民的后裔。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为胶合语,近蒙古语与满州语的结构,使用朝鲜文。社会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为基础,近亲、同宗、同姓不婚。信仰萨满教、佛教、道教等。经济以农业为主,擅种水稻、烟叶。盛产苹果梨和人参等贵重药材。
分字解释
※ "朝鲜族"的意思解释、朝鲜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吃水不忘挖井人,党的恩情似海深”,这是吉林省图们市月晴镇集中村朝鲜族屯的群众在饮水安全工程处立碑并书写的碑文。
2、去尚志市鱼池朝鲜族乡中学的公车上,译煦叔叔给斯丽和娴颖讲解了“百二河山”的历史故事。
3、按照朝鲜族习俗,***脱鞋走进屋里,察看主人的生活起居情况。
4、男,朝鲜族,吉林省和龙县人,中**员。
5、我国东北边境集居着很多朝鲜族.
6、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就是关于解决延边州朝鲜族人口负增长的立法设想,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和重点阐述的部分。
7、早就听过铁力市年丰朝鲜族乡吉松村。
8、由于韩国患者众多,医院还聘用了一些会说韩语的朝鲜族外科医生和护士,其他医生也能流利地说出一些诊治所须使用的韩国话。
9、吉林图们市的朝鲜族姑娘荡秋千。
10、黑龙江以汉族为主,其他的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哈尔族、鲜卑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俄罗斯族。
11、原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为红旗村题词“中国朝鲜族第一村”。
12、图为铁岭朝鲜族“秋夕节”中的游戏。
13、另外还有东北少数民族民居微缩景观展示,展示大兴安岭鄂伦春族曾居住的“撮罗子”、赫哲族的“仓舍”、蒙古族游牧帐房、朝鲜族茅草屋、满族建筑。
14、此外,在展会期间,西班牙特色小吃吉利果、山西刀切面、朝鲜族打糕、福建风味小吃等各地风味小吃将齐集农博园,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还能大饱口福。
15、本论文试图明晰蔡泽龙波澜万丈的文学人生,再确立他做为中国朝鲜族儿童文学先驱者的文学史上的地位。
16、农历八月十五是朝鲜族传统民俗节日秋夕节,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朝鲜族民俗节日文化的集中体现。
17、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少数民族,其中布依族有4人,僳僳族1人,还有两人是朝鲜族。
18、以朝鲜族辣白菜为重点,介绍了几种朝鲜族传统发酵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来源、主要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
19、随后,“雷锋班”把这些有着特殊意义的葵花籽,分别转寄给由他们担任辅导员的吉林省集安县朝鲜族中学等44所学校。
20、作为一个过境民族,朝鲜族的先民是明末清初起陆续迁进中国的朝鲜人。
相关词语
- chāng cháo昌朝
- cháo huá朝华
- zào cháo造朝
- cháo chéng朝酲
- cháo dòu朝斗
- cháo tíng朝廷
- cháo chén朝臣
- cháo bǐng朝柄
- wǎn cháo晚朝
- cháo dí朝觌
- wài cháo外朝
- cháo cháo mù mù朝朝暮暮
- cháo bài朝拜
- chèn cháo趁朝
- zhāo zhāo朝朝
- cháo dìng朝定
- míng cháo明朝
- cháo yàn朝燕
- cháo shàng朝上
- qián cháo前朝
- xiān nóng鲜
- xiān yàn鲜艳
- huó xiān xiān活鲜鲜
- chéng xiān澄鲜
- sòng xiān送鲜
- zōu xiān鲰鲜
- míng xiān明鲜
- xiān yáo鲜肴
- xiān nèn鲜嫩
- biāo xiān标鲜
- gāo xiān膏鲜
- chǔ xiān楚鲜
- bái xiān白鲜
- xīn xiān新鲜
- xiān zǐ鲜紫
- gān xiān干鲜
- fāng xiān芳鲜
- xiān yú鲜腴
- guāng xiān光鲜
- xiān yào鲜燿
- dàn zú氮族
- mǎn zú满族
- zú sǐ族死
- guān zú冠族
- yí zú彝族
- xuè zú血族
- hé zú合族
- zú zhèng族正
- fù zú父族
- huàn zú宦族
- mín zú民族
- fáng zú房族
- fēi zú非族
- hán zú寒族
- zú wèi族位
- guì zú贵族
- fǎng zú访族
- lí zú黎族
- dǐng zú鼎族
- yuán zú円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