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yīn

乡音


拼音xiāng yīn
注音ㄒ一ㄤ 一ㄣ

繁体鄉音
词性名词


乡音

词语解释

乡音[ xiāng yīn ]

⒈  说话的语调具有家乡特色;家乡的口音。

local accent;

引证解释

⒈  家乡的口音。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鬢毛摧。”
宋 陈与义 《点绛唇·紫阳寒食》词:“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这串车是专为 中国 学生预备的,车上没有一个外人,只听得处处乡音。”

国语辞典

乡音[ xiāng yīn ]

⒈  家乡的土音。

《北齐书·卷三五·裴让之传》:「杨愔每称叹云:『河东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无乡音。』」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土话 土音 土语

分字解释


※ "乡音"的意思解释、乡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轮圆月,拔动了浓浓的故乡情,剥开了丝丝惆怅,翻开了点点忧伤;一串乡音,勾勒出淡淡的家园景,涌起了缕缕温馨,泛起了片片回想。中秋快乐!

2、“现在的事实是,所谓乡音无改鬓毛衰,由于达格利什那个奇葩的英语,我和他基本上没什么沟通,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小苏牙补充道。

3、音坑乡音铿村双溪公园,原先是马金溪沿岸一家砂场,污染环境又破坏资源,群众反映强烈。

4、没有了传统记忆、伦理、乡音、信仰的村庄,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有形的村落和躯骸的消失未尝不是历史的必然。

5、可他一句废话也不说,慢条斯理,操着安徽乡音很重的蓝青官话,讲着并不太容易理解的深奥玄虚的美学道理,句句仿佛都能钻入学生心中。

6、, 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造 句网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她说话经常带浓厚的乡音

10、有网友指出,古人诗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这么多年漂泊在外,诗人贺知章也算是恐归一族。

11、关河萧索金鼓,何处动乡音?悲切切,恨深深,岂堪闻。

12、月照穹宇晚晴天,良辰美酒游子还,遍步大江南北处,终是乡音动心弦。阖家团坐笑语暖,对天高歌融秋寒,觥筹交错千杯醉,张灯结彩福寿全!嫦娥曼舞做遥祝:中秋佳节共此欢!

13、雁啼北翔似相识,兰心蕙质在此时,乡音容貌皆未改,只缘身心归来迟,满眼红烛抹清泪,半碧湖水搅新池,春暖花放为情思,感同身受倍相知。愿快乐安康!

14、县长也有所觉察,却因乡音难改,毫无办法,只能佯装不知。

15、第三届海峡论坛“闽南味”浓乡音乡俗溢亲情。

16、正如其他小团体一样,他们总是毫不留情地互相揶揄,现在连说话都一个调调了,哈蒙德似乎染上了梅独特的乡音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今年已94岁高龄的李光钿仍然讲着一口地道的云南宣威话,可回“家”却成为一个很难实现的夙愿。

18、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19、请听那《春秋吟唱》,“教弩台上,千年鼓点响松荫;香花墩里,乡音流淌醉乡人;赤阑桥畔,依依杨柳传佳话;大潜山下,剑指台海是淮军。

2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人生易老,世事沧桑,面对故乡的新貌,母亲眼里流露出一种陌生而又感慨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