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āi shí
注音ㄓㄞ ㄕˊ
繁体齋食
⒈ 古人斋戒时所用的饭食。
⒉ 供僧、尼或佛教徒吃的素食。
⒈ 古人斋戒时所用的饭食。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理,盖不知礼意乎?”
清 赵翼 《西岩治具全用素食作素食歌见示亦作一首答之兼调梦楼》诗:“古人斋食但忌荤,所谓荤者乃五辛。”
⒉ 供僧、尼或佛教徒吃的素食。
引《水浒传》第四回:“长老叫备斋食,请 赵员外 等方丈会斋。”
1、唐高宗封禅时,“斋食”以豆腐、白菜组成素食而食之。
2、后来他以居士之身在不红镇主持了第一次公开的十日禅,还自己花钱供斋食给这三、四十位参加的人。
3、白米粥所含的热量较低,被不少人视为减肥的好帮手,但香港注册营养师周明欣认为,只是斋食白米粥并不合理。
4、这些素食,大多是模仿寺院的斋食精制而成。
5、该活动由家综中心、“一缕阳光妈妈帮帮团”及一家素食店共同开展,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定期为北滘部分独居老人、低保老人等生活困难群体免费送斋食。
6、水陆法会以上供十方诸佛、圣贤,无遮普施斋食为基础,救拔诸六道众生,并广设坛场,使与会众生得以其因缘与根器,至各坛听经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