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ǒuyán

苟言


拼音gǒu yán
注音ㄍㄡˇ 一ㄢˊ

苟言

词语解释

苟言[ gǒu yán ]

⒈  不实之言。

⒉  随便发表意见。

引证解释

⒈  不实之言。

汉 刘向 《说苑·谈丛》:“恶言不出口,苟言不留耳。”
《新唐书·李翱传》:“然其为状者,皆故吏门生,苟言虚美,溺于文而忘其理。”

⒉  随便发表意见。

《后汉书·郎顗传》:“愿访问百僚,有违臣言者,臣当受苟言之罪。”
李贤 注:“《论语》:孔子 曰:‘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明 刘基 《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春秋》非圣人莫能修之,夫岂可以苟言哉!”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妇言,不是花言巧语,嘴快舌长,须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国语辞典

苟言[ gǒu yán ]

⒈  言语轻率不当。

《后汉书·卷三〇下·郎?传》:「愿访问百僚,有违臣言者,臣当受苟言之罪。」

分字解释


※ "苟言"的意思解释、苟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平时不苟言笑的他,今天却跟我们有说有笑的。

2、见到一位三十多岁,身体很瘦、个子高高之人,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之人,陪着小心地介绍道,态度极是恭谨。

3、孔子一向被视为不苟言笑的圣人。

4、她想使自己看起来轻松一些,摆脱掉那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印象。

5、看着他,江无涯不由想起了一个人,江无病,他也是这般冷峻,不苟言笑。

6、不满会表现在脸上,而且有时潜意识里觉得我是班主任,应该严肃点,故而不苟言笑,所以发挥受拘束。

7、我的年迈的叔叔是位不苟言笑的人,尽管我偶尔看到过他微笑,但从未听到他大笑过。

8、他总是那么严肃,不苟言笑。

9、《倚天导屠龙记》(马景涛版),其实,马狮子还是非常帅的,在他不苟言笑的时候,但是,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咆哮。

10、你看他不苟言笑的样子就知道他有多少岁了。

11、虽"不苟言笑,却是即之也温,观之也诚,真蔼然仁者也。

12、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

13、沃霍尔等人精巧的讽刺修辞,世俗化的充满庸俗气氛的画面,使不苟言笑的现代主义崇高美学,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18、韩熙载在夜宴活动中不苟言笑,神情严肃冷漠。

14、虽"不苟言笑,却是即之也温,观之也诚,真蔼然仁者也。

15、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

16、我曾听过克里斯托弗的演说,他给我的印象是不苟言笑,比较刻板,回答问题时也较少风趣。

17、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敬拜必须不苟言笑,庄严和阴郁。

18、我曾经是个不苟言笑的女孩。

19、53) 教师上课摆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学生表面上服帖顺从,实质上课堂管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20、铁头的第三位父亲是一位老干部,平时不苟言笑,铁头很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