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

词语解释
迁都[ qiān dū ]
⒈ 迁移国都。
英move the capital to another place;
引证解释
⒈ 迁移国都。
引汉 班固 《东都赋》:“迁都改邑,有 殷 宗中兴之则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须胊 一国二城,两名,盖迁都 须昌,胊 是其本。”
钱锺书 《围城》三:“鸿渐 想政府可以迁都,自己倒不能换座位。”
国语辞典
迁都[ qiān dū ]
⒈ 迁移国都。
引《文选·班固·东都赋》:「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倘彼率兵直至许都,如之奈何?孤欲迁都以避之。」
反还都
分字解释
※ "迁都"的意思解释、迁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建安十六年,吴主孙权接到长史张弘遗笔,说秣陵有帝王之气,请速迁都。
2、永乐朝迁都北京,对藏传佛教的崇信及对番僧的礼遇远盛于洪武时期。
3、“方今平城之地,四禽叶图,三山作镇,龟筮并从,宜建都邑”,这出自元明天皇的迁都诏书,用汉字写就。
4、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
5、但是,他深知,迁都是一件关乎国家兴亡的头等大事,必须审慎行事。
6、黄巢起义失败后,无赖出身的朱温挟持皇帝迁都,将长安夷为平地,致“向时遗籍,尺简无存”。
7、不久,就在沣水西岸建立丰邑,由岐周迁都于此。
8、中统元年,世祖迁都中兴,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
9、229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东吴政权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10、自794年日本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京都的旧称),到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1200余年里,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11、许都,因为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自洛阳迁都于此,因此有幸成为中国古都之一。
12、陈胜攻占陈郡之后就迅速定都,再也没有迁都,这比较符合楚人“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的特点——这点项羽表现得最明显。
13、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
14、只要朝廷肯于迁都许县,曹公便足以把握全局……日后无论先生官居何职,也必然是经过了曹公的荐举,先生坦然受之就好……
15、春秋时期,卫成公迁都濮阳,带来了思想解放、文化发展,一时间,“卫郑新声”风靡华夏,“桑间濮上”成为当时最美的繁荣景象。
16、董贼焚皇宫烧民房,劫天子迁都城,海内震惊,天理所不容,现在是势穷力竭,只需一战便可安定天下,为何还迟疑不决?
17、他老蒋也不至于迁都迁得如此匆忙。
18、战国七雄时期,陈国定都咸阳,赵国定都邯郸,晋国定都大梁,三家分晋后迁都洛阳,燕国定都蓟城,齐国定都临淄,卫国定都会稽,楚国定都郢城。
19、大汉迁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
20、最后商议迁都至乌兰浩特,重整旗鼓,表面上还是重新修好,照常进贡,买通中国官员置办火枪、火炮,加紧训练,起码保证蒙古不被侵略、占有。
相关词语
- liú qiān流迁
- biàn qiān变迁
- nèi qiān内迁
- bō qiān播迁
- qiān zhuǎn迁转
- qiān zhì迁滞
- pái qiān排迁
- qiān zhú迁逐
- qiān dǎo迁导
- qiān é迁讹
- qiān duó迁夺
- qiān dì迁地
- qiān zhì迁秩
- dié qiān迭迁
- dōng qiān东迁
- mào qiān茂迁
- hè qiān贺迁
- qiān yí迁移
- dì qiān递迁
- qiān lèi迁累
- dū zuǎn都纂
- shàng dū上都
- dōu zhè都蔗
- dōu zhī都知
- chuī dōu dōu吹都都
- dū huì都会
- jīng dū京都
- dōu zhù都纻
- dōu yú都俞
- dōu luō都啰
- gǔ dōu dōu骨都都
- bā dū八都
- dōu dōu mó mó都都磨磨
- dōu zào都灶
- bié dōu别都
- dà dōu大都
- dōu yě都野
- dōu wú都无
- èr dōu二都
- dū xià都下